“那就好!您是刚来哥谭吗?”对方很健谈,顺势攀谈起来。
艾莉娅也并不反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偶尔与人交流似乎也不错。“算是吧,刚找到工作,在韦恩集团。”
“哇!韦恩集团!那可是哥谭的标杆!恭喜您!”俊秀的男生语气更加热切了。
咖啡厅的青年侃侃而谈,他说自己是来这里刚兼职的,也算是刚来到哥谭,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新鲜感,也带着点初来乍到的忐忑。
女孩也笑着,顺着话题问道:“那你来哥谭是为什么?读书还是工作?”
“哦,我主要是要和朋友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彼得挠了挠头,露出一个有些腼腆又兴奋的笑容,“我和我朋友都是麻省理工的学生,他在这边有个……嗯……挺酷的暑期实习项目,我就跟着过来看看,顺便体验一下生活。”
“麻省理工?!”艾莉娅的眼睛微微睁大,流露出真诚的赞叹,“那是个非常棒的学校!真厉害。” 话一出口,一种奇怪的感觉掠过心头,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补充了一句,“我好像……也有朋友在那里读过书。”
但话音刚落,艾莉娅自己就愣住了。
朋友?
在麻省理工?
女孩努力在脑海中搜寻,却发现关于这个“朋友”的一切都是一片空白。没有名字,没有样貌,没有共同的回忆……而且,仔细回想她作为孤儿的成长轨迹,她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
一种莫名的空洞感和惆怅瞬间攫住了她,让她清澈的眼眸蒙上了一层短暂的迷雾。
青年彼得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孩那一瞬间的情绪低落和迷茫。他善解人意地想,每个人或许都有些不愿提及的过去或心事,他不好再深入探询,以免造成对方的困扰。
他立刻扬起一个更加灿烂、充满活力的笑容,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并友好地伸出手:“嘿,还没正式自我介绍呢!我叫彼得·帕克!很高兴认识你!”
艾莉娅也被他阳光的情绪感染,迅速从刚才那莫名的低落中挣脱出来。她整理好心情,伸出自己的手,与彼得轻轻一握,报以真诚的微笑:“我是艾莉娅,艾莉娅·陈。也很高兴认识你,彼得!”
彼得热情地请了艾莉娅这一单,即使女孩的百般推脱下仍执意如此。艾莉娅害羞的笑了,然后这时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回复韦恩先生的邮件。
“天哪,太失礼了!”艾莉娅小声惊呼,连忙放下杯子,拿起手机,指尖飞快地在屏幕上敲击起来。她可不想给这位慷慨且亲自发来聘书的董事长留下一个傲慢或迟钝的印象。
她仔细斟酌着措辞,力求在保持专业和恭敬的同时,也能表达出足够的诚意:
尊敬的韦恩先生:
您好!
非常感谢您亲自发来的聘用合同,以及您热情的欢迎。收到来自韦恩集团的邀请,我深感荣幸,也万分珍惜这个机会。韦恩集团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成就和视野令我无比钦佩,我非常期待能够加入这个卓越的团队,为集团的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合同条款我已仔细阅读,并无任何异议。我将按照要求,于明日上午9点准时前往韦恩大厦前沿科技研究院报到。
再次感谢您的信任与给予的机会。
此致
最真挚的问候。
艾莉娅·陈
她反复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错别字,语气也得体,这才轻轻按下了“发送”键。
几乎是同一时刻,韦恩塔顶层的办公室里,那声专属的、为新邮件设定的轻微提示音再次响起。
布鲁斯·韦恩的身体比他的大脑反应更快,几乎在声音响起的瞬间,他已经伸手点开了邮箱界面。当看到发件人栏那个熟悉的名字时,他紧绷的下颌线条几不可查地松弛了几分,一直悬在胸腔里的那口气,终于缓缓地吐了出来。
她回信了。她很安全。
这个认知像一剂镇静剂,暂时抚平了他内心焦灼的褶皱。
然后,他才开始真正地、一字一句地阅读这封邮件。他的目光极其专注,像是在解读一份关乎世界安危的密码。邮件的内容标准、规范,甚至可以说有些刻板和无趣,完全符合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对顶级企业掌舵人应有的、带着距离感的恭敬。
但布鲁斯看得无比认真。
他从“尊敬的韦恩先生”看到“最真挚的问候”,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在他脑中过了一遍。他试图从中读出哪怕一丝一毫除了公事公办之外的情绪——紧张?兴奋?或者是……一丝潜藏的、连她自己都可能未曾察觉的熟悉感?
没有。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一封完美无缺、却也冰冷客套的职场回信。
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明确意识到的失落,像窗外飘过的云,在他心底悄无声息地掠过。
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下一个动作。
他移动鼠标,选中这封在他看来“标准到无聊”的邮件,右键点击,然后郑重地选择了——
“添加到收藏夹”。
动作流畅而自然,仿佛这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
这封邮件,这个来自“艾莉娅·陈”的、确认她将踏入他世界的第一个正式信号,对他而言,其重要性远超任何亿万级别的商业合同。
做完这一切,他才终于向后靠进椅背,一直紧抿的唇角,勾起了一个微不可察的、带着复杂意味的弧度。
明天。
明天,她就会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