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淡淡地开口,“不必了。”声音里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萧非则瞬间思虑万千,根本搞不懂刘彻想要干什么,
刘彻继续道:“一会儿,朕要去一趟长乐宫,在朕去长乐宫之时,有些事情需要你们去做。”
这句话如同冰水,瞬间浇熄了众人心头的部分怒火。
萧非猛地意识到这个时期,朝堂之上权力格局最为复杂。刘彻就是不管如何怒火中烧,首先要告知的,还是那位虽然目盲却依然手握巨大影响力的太皇太后。
接着,刘彻开始目标明确的逐一吩咐:
刘彻先是向卫青:“卫青,你立刻去找中尉、卫尉,告知他们现在边关的情况,虽然急报中说匈奴人后撤十里,但是不能放松。你去告诉他们,命他们时刻与边关沟通最新情况,严密监控边境所有动向,加强京畿防务,不得有误。”
刘彻接着看向萧非:“酂侯,你去趟丞相府,见丞相到告诉他,朕去长乐宫了,再告诉他......”在这里刻意停顿了一下,加重了些语气道:“大行令朕不想再见到了。丞相他应该知道怎么做。”
刘彻最后又看向韩嫣:“韩嫣,你负责去盯长安内部情景,确保不要出什么乱子,尤其是大行令那里看看他都去见了什么人。”
最后,刘彻的目光扫过殿内其余未被吩咐到的其他人:“你们也都各自回府去吧。今日殿中所闻之事,朕希望,就止于这座大殿之内。若有半句不该有的言语流传了出去,朕,唯你们是问!”
“臣等遵旨!”殿内所有人包括那些宦官全部齐齐躬身领命。
就在众人躬身刚要依序退出大殿时,萧非刚刚抬起脚,心中猛地一凛,想起一件至关重要却又极易在震怒与紧急中被忽略的事。萧非赶忙上前一步,对着那从御座起身即将转身离去的刘彻急声道:“陛下!”
刘彻刚要转身的身子立时顿住,缓缓转过身。看向萧非,声音中带着一丝被打断的不耐与更深沉的探究问道:“酂侯还有何事吗?”
萧非迎着那目光,他轻声提醒道:“陛下,朱中大夫,出使匈奴为国捐躯,其志可嘉。此时他的身后事朝廷是否需有所表示,以慰忠魂,亦安天下忠臣之心?”说话语速平稳还带着一丝恳求。
刘彻顿时眼中满是各种复杂情绪:有痛惜,有赞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