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部主任谭正开口道:“是否可以考虑,让右路兵团适当放缓脚步,等待情报明朗?”
刘川斩钉截铁地否定:“不行,兵贵神速,一旦我们放缓,给了白崇禧反应时间,他极有可能迅速调整部署,甚至放弃湖南,主力南撤,那我们的大包围计划就功亏一篑了。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
刘亚接口:“司令员,是否可以让朱锐的炮兵纵队先遣分队,以及直属侦察团的‘老猫’,想办法渗透过去,进行战场侦察?”
刘川沉吟片刻,看向肖光:“肖副司令,你那边压力大不大?能不能从你的侦察部队里抽调一些精干人员,配合行动,从湘粤赣边界山区渗透,重点侦察韶关以北的乐昌、坪石一线?”
肖光立即回答:“没问题,我立刻让侦察营选调最好的侦察兵,携带电台,化装潜入。”
“好,就这么办。电告韩楚,韶关敌情可能存疑,令其在前锋接近韶关外围时,务必谨慎,先以有力一部进行战斗侦察,探明虚实。主力做好强攻和打援两手准备。同时,我将协调各方,尽快为其提供准确情报。”刘川下达了最终指令。
会议结束后,刘川单独留下了刘亚和刚刚从炮兵部队视察回来的朱锐。朱锐风尘仆仆,但精神矍铄,汇报着缴获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的编练情况。
刘川指着地图上韶关的位置:“老朱,你的炮不仅要打得准,将来在攻打韶关这样可能设有坚固工事的城市时,更要能砸得开,韩楚那边一旦打响,火力支援是关键。你要确保配属给右路兵团的炮兵部队,能跟得上装甲纵队的推进速度,弹药补给要充足。”
朱锐信心满满:“司令员放心,我们针对南方丘陵水网地形,专门进行了摩托化牵引和骡马驮载的适应性训练。炮弹管够,鞍山钢铁厂和沈阳兵工厂日夜不停在生产,加上缴获的,足够打几个大战役了。只要前线需要,炮兵纵队绝对不拖后腿,”
刘川点点头,又对刘亚说:“后勤保障是生命线,九十多万大军的吃喝拉撒、弹药消耗,不能有丝毫闪失。通知后勤部,所有运输团必须满负荷运转,利用好粤汉铁路北段和长江水道,建立一条打不垮的补给线。”
“已经部署下去了。”刘亚回答道:“谭正主任也亲自在抓民工支前工作,鄂湘赣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热情很高。”
当指挥部的灯光再次亮起,预示着又一个不眠之夜来临时,新的情报终于传来了突破性进展。一份来自华南地下党冒着极大风险送出的密电,以及肖光派出的侦察分队发回的初步报告,相互印证了一个关键信息:韶关守军确为粤军一个师主力及地方团队约一万五千人,但就在三天前,桂系王牌部队之一的第7军一个精锐步兵团,配属一个山炮营,已乘军列秘密抵达韶关,并部署在了城北地势险要的帽子峰一带,构成了韶关外围防御的核心支柱。
刘川拍在地图上:“果然,白崇禧还是留了一手,他把一个主力团藏在这里,就是想在我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韶关时,给我们当头一棒,迟滞我军行动,为他主力调整部署争取时间。”
聂政委冷静地分析:“一个团,加上原有守军,依托韶关的复杂地形和可能加固的工事,确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韩楚兵团虽然兵力占优,但强攻必然耗时耗力。”
刘川目光坚定:“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来,而且必须速战速决,“立刻将这一情报详细通报韩楚。告诉他,改变原定计划,不要等全军到位再发起攻击。以装甲纵队一部配合摩托化步兵团和一到两个精锐步兵团,组成快速突击集群,不惜代价,首先给我敲掉帽子峰这个钉子,打掉它,韶关守军的士气就垮了一半,其余部队迅速展开,完成对韶关的合围,”
命令下达到右路兵团。指挥部里,所有人都明白,韶关之战,已然成为决定中南战局走向的第一场硬仗,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将白崇禧集团主力彻底关门打狗,圆满实现中央“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