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底蕴的积蓄 练内功(1 / 2)

通化兵工厂的车间里,刘川、聂政委在陈致远教授和李师傅的陪同下,视察生产情况。

“司令员,政委,你们看,”陈致远指着一条刚刚调试好的生产线,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这是我们根据缴获的图纸,自己加工零件组装的七九步枪生产线,虽然效率还比不上鬼子原装的,但材料、工艺都是我们自己的,一天能产出三十支枪,”

李师傅补充道:“关键是材料,咱们自己的钢铁厂出的钢,经过陈教授他们改良配方和热处理,这枪管的寿命和强度,不比鬼子的差,”

刘川接过一支还带着余温的步枪,熟练地拉动枪栓,检查着膛线,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好,太好了,有了这条线,咱们战士手里的家伙就能逐步换装,不再完全指望缴获了,子弹呢?”

陈致远立刻引着他们走向另一个区域:“复装子弹生产线已经稳定,日产四万发。另外仿制九二式步兵炮的样炮经过三次试射,基本达到设计指标,就是炮钢的冶炼还需要进一步攻关,批量生产还需要时间。”

聂政委满意地点点头:“辛苦同志们了,有了自己的军工,咱们的腰杆子才能真正硬起来。不仅要造枪造炮,被服、装具这些,也要想办法自己解决。”

这时,韩楚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司令员,政委,好消息,咱们抗大东北分校,第一批学员,五百人,明天正式开学,炮兵科两百,装甲兵科两百,还有一百是参谋速成班的,”

刘川迎上去:“教员和教材都落实了?”

韩楚一抹额头上的汗:“落实了,咱们那几个炮兵团长上阵,留用的那几个日本反战工程师,经过教育,也表示愿意授课,教材是他们编写的,咱们的人审核。装甲兵科那边,梁中玉从部队挑了一批老车长当助教,理论课暂时由那几个技术好的俘虏兵顶着,思想工作有政工干部盯着,出不了岔子,”

“好,”刘川用力拍了拍韩楚的肩膀,“这都是咱们未来的种子,一定要培养好,”

一行人离开兵工厂,回到司令部。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机要参谋就送来了延安的最新通报。

刘亚迅速浏览后,向几人汇报:“司令员,政委,老韩,中央通报全国抗战形势。许友同志指挥山东军区,经过连续作战,已光复山东全境,鬼子残部退守徐州等地。华北其他地区,日寇也普遍收缩防线,固守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全国范围内,我军和各友军都在积极反攻,光复失地。”

“好,老许干得漂亮,”韩楚兴奋地一挥拳头:“看来小鬼子是真不行了,到处都在丢城失地,”

聂政委比较冷静:“形势大好,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沉住气。东北的情况特殊,关东军主力尚存,且控制了大部分城市和工业基地。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

刘川走到地图前:“政委说得对,全国都在反攻,我们东北更不能落后。但怎么打,需要好好筹划。关东军收缩在北满和边境,像一只缩进硬壳的乌龟,硬啃,伤亡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