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开,反应各异,李云龙跑到司令部,扯着大嗓门:“司令员,听说来了个韩副司令?还是个抗大来的秀才娃娃?上来就兼旅长又管教导团,这能行吗?”
刘川眼皮都没抬:“怎么?你李云龙不服气?人家是抗大正经科班出身,理论水平比你高,红军东征就是尖刀部队,有本事,你也去抗大蹲几个月?”
李云龙顿时蔫了,挠着头:“我……我这不是担心嘛……”
丁伟倒是看得开,对政委说:“看来司令员是要下大力气搞正规化了,这是好事,咱们这些老粗,不学习真要落后了。”张大彪更直接:“上级派来的,肯定有本事。让咱学咱就学,”
韩楚雷厉风行,第二天就拉着参谋长王安开始忙活。
他拿着本子,找到王安:“王参谋长,我需要咱们军区近期所有大型战役的总结报告,特别是塔子沟、青石岭、黄家洼等咱们山东军区经典的这几仗的详细经过、部署图、伤亡和缴获统计。”
王安有些惊讶:“韩副司令,你要这些是?”
韩楚解释:“教导团不能空对空讲课。必须结合我们自己的战例,成功的,失败的,都要分析,让同志们明白,为什么这么打能赢,那么打会吃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王安佩服地点头:“有道理,我马上让人整理给你。”
接着,韩楚又跑去装甲旅找梁中玉,钻进坦克里一待就是半天,出来时满身油污,却兴奋地对梁中玉说:“梁旅长,你们摸索出的这些办法很实用,比如用履带碾压开辟步兵通道,应该写进教材,”
他又找到重炮团的老炮兵团长老郭,虚心请教不同火炮的射程、精度和弹药配备问题。
几天功夫,韩楚的务实和干劲,就让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干部改变了看法。
晚上,山东分局小范围开会,刘川听着韩楚关于教导团筹备进展和第十旅组建思路的汇报,满意地点点头。
“思路清晰,动作也快。不错。”刘川直接表扬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不过,韩楚,你要记住,理论和实践结合,不是一句空话。第十旅作为突击集团,光装备好不行,关键是要有那种一往无前、敢于穿插分割得劲头,教导团培养干部,也不能只教技术,更要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和机动歼敌的思想。”
韩楚认真记录着:“我明白,司令员,我们会重点加强实战化演练和战术想定作业。”
聂政委补充道:“干部的思想工作也要跟上,要让同志们明白,学习新本事,是为了更好地打鬼子,不是为了当官享福。”
许友哈哈一笑:“有韩副司令这股子劲头,我看行,咱们这教导团,真能培养出一批能打硬仗、巧仗的骨干来,”
教导团的筹备和第十旅的组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韩楚忙得脚不沾地,整个人却愈发精神,这天傍晚,他拿着初步拟定的教导团训练大纲来找刘川审定。刘川仔细翻看着,不时提出修改意见。
这时,机要参谋送来一封电报,神色有些凝重,聂政委接过一看,眉头微蹙,递给了刘川。
刘川看完,沉默了片刻,将电报放在桌上,韩楚察觉到气氛变化,轻声问:“司令员,有情况?”
刘川抬起头,目光看向韩楚,又扫过聂政委和许友:“老猫从济南传回消息,鬼子那个新上任的十二军司令官细川忠康,最近活动频繁,连续视察了德州、惠民等地的日军部队。而且,他们也在搞集中训练,针对的就是坦克战和反坦克战术。”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看来,咱们这边忙着练内功,鬼子也没闲着,他们这是摸准了咱们装备更新的脉,在准备应对之策啊。”
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刘川重重按在电报上:“告诉梁中玉,他的装甲旅,训练强度再加一倍。韩楚,你的教导团,第一期开学时间提前。我们要抢在鬼子前面,把这把尖刀磨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