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隋失其柱(2 / 2)

张须陀见状,不疑有他,心中那点因为轻易胜利而产生的疑虑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急切。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一马当先,追击杀敌。隋军将士见主将如此悍勇,更是争先恐后,奋力向前追击,阵型在追击中不知不觉被拉长,失去了最初的严整。

这一追,便是十余里。眼看着“溃败”的瓦岗军就在前方,仿佛伸手可及,张须陀甚至能看清那些“惊慌失措”的瓦岗兵卒的背影。

就在隋军追兵大部分穿过大海寺北侧密林区域,心神最为松懈,队形最为散乱之际。

“杀!!!”

一声如同霹雳般的怒吼,猛然从侧后的密林中炸响!紧接着,千余瓦岗伏兵如同神兵天降,从树林中、沟壑里猛扑出来!当先一人,正是李密!他手持长槊,身先士卒,目光冷冽如电,直指隋军追兵的侧翼和后方!

“不好!有埋伏!”隋军后队顿时大乱。

几乎在同一时间,前方正在“败退”的翟让所部,如同排练好了一般,猛地止住退势,转过身来,发出震天的怒吼,向追兵发起了凶狠的反扑!

刹那间,形势逆转!

隋军前锋受挫,后路被截,侧翼遭到猛烈突击,原本顺畅的追击队伍被瞬间切割、包围!张须陀毕竟久经战阵,临危不乱,挥舞长刀,奋力砍杀,试图稳住阵脚,组织抵抗。他身边的亲兵也皆是百战精锐,死死护住主帅,结阵自保。

“不要乱!向我靠拢!结圆阵!”张须陀声嘶力竭地大吼,声音在混乱的战场上依然清晰。

然而,瓦岗军蓄谋已久,岂会给他重整的机会?李密、翟让、徐世积、王伯当各路兵马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如同铁壁合围,将张须陀及其核心部队死死困在中央。箭矢从不同方向射来,长矛从缝隙中刺出,隋军士兵不断倒下,包围圈越缩越小。

张须陀虽骁勇,左冲右突,手中马槊挥舞如轮,接连刺倒数名瓦岗头目,试图杀开一条血路。凭其万夫不当之勇,竟真的被他率领少数亲卫,一度溃围而出!

然而,当他冲出重围,回首望去,见仍有大量部下被层层围困,无法脱身,耳边尽是熟悉的部下临死前的惨嚎。张须陀目眦欲裂,一生征战,他从未抛下过自己的士卒!一股悲愤与责任感涌上心头,他猛地调转马头,对着身边仅存的亲卫怒吼:“将士们尚在围中,我张须陀岂能独生!” 言罢,竟不顾一切,跃马挺槊,再次杀入重围!张须陀如同一道血色旋风,凭借个人超凡的勇武,竟然真的被他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冲到了外围。他接连救出几股被围的士卒,大声命令他们向外突围。

然而,他每一次冲出,都意味着更深地陷入重围。瓦岗军也发现了他的意图,调集更多兵力,层层阻截。

“张须陀在此!瓦岗贼子,谁来受死!”他怒声咆哮,声若雷霆,试图吸引敌军注意力,为部下创造生机。

李密在高处看得分明,心中亦不免生出几分敬佩,但更多的是决绝。他深知,此獠不除,河南难安。他下令各部加紧围攻,绝不能让张须陀走脱。

张须陀往来冲杀,坐下战马已然疲惫不堪,身上又添数处创伤。他再一次将一队陷入重围的士卒接应出来,看着他们踉跄着向外冲去,自己却已感到气力渐渐不支。环顾四周,身边还能跟随他的亲兵,已不足十人,且个个带伤。

他知道,今日恐怕难以幸免了。

“大隋……张须陀……尽忠矣!”他仰天发出一声长叹,带着无尽的不甘与遗憾。随即,他目光一厉,凝聚起最后的气力,挺起长刀,向着瓦岗军旗最密集的方向,发起了最后一次,也是最为决绝的冲锋!

刀光如练,人马合一!所过之处,瓦岗军人仰马翻,竟无人能挡其片刻锋芒!

然而,个人的勇武,终究无法扭转整个战局的崩塌。无数的长矛从四面刺来,无数的箭矢笼罩了他……

一代名将,大隋王朝在河南最后的支柱,荥阳通守张须陀,力战而亡,壮烈殉国!

当他的身躯终于从马背上坠落,那面始终跟随他征战、象征着胜利与荣耀的帅旗,也缓缓倒在了血泊与尘埃之中。

战场,出现了刹那的死寂。

随即,是震天的瓦岗军欢呼声。而那些侥幸未死、目睹了主帅战死全过程的隋军士卒,则瞬间崩溃了最后的斗志,或跪地请降,或四散逃命。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张须陀麾下溃散的部众,听闻噩耗,无不悲恸欲绝,昼夜号哭,数日不绝。哀声遍野,闻者无不落泪。

河南诸郡县,原本还指望张须陀能力挽狂澜,肃清匪患。此刻闻听其死讯,如同失去了擎天柱石,上至官吏,下至兵民,尽皆失色,一股绝望的丧气弥漫开来。最后的希望,似乎也随之破灭了。

大隋的天空,在河南之地,又塌陷了至关重要的一角。而瓦岗军的声威,则随着张须陀的败亡,如日中天,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李密之名,更是响彻中原,真正开始了他逐鹿天下的宏伟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