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山货渐丰和黑市迷途(1 / 2)

秋意深浓,小兴屯的田野彻底褪去了金黄的盛装,裸露出黑褐色的冻土,像一幅沉寂的油画。寒风卷起干燥的尘土和枯叶,打着旋儿扑向低矮的土坯房。屯子里,农闲的节奏像冻僵的河水,缓慢而滞涩。然而,李家新屋的堂屋里,却涌动着一股与季节不符的、压抑不住的活络劲儿。

王六子王六子,此刻正蹲在堂屋中央,对着地上摊开的一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眼珠子滴溜溜地转,闪烁着兴奋的精光。麻袋口敞开着,露出里面堆得冒尖的山货——晒得干透、品相饱满的野山菇,黑亮油润、片片肥厚的木耳,还有一小堆用旧报纸仔细包着的、品相上乘的野山参须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泥土、阳光和淡淡霉味的浓郁干香。

“啧啧啧!六子!这回的货色可真是这个!”屯里收购站的老赵,叼着铜锅旱烟袋,蹲在麻袋边,枯树枝似的手指扒拉着那些山货,浑浊的小眼睛里精光四射,脸上堆着掩饰不住的笑意,“瞧瞧这蘑菇!朵大肉厚!没虫眼!这木耳!黑得发亮!跟绸缎似的!还有这参须子!灯台样儿!芦碗密实!比上回强多了!你小子……路子是越趟越宽了啊!”

王六子嘿嘿一笑,脸上带着几分得意,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赵叔,您老过奖!这不农闲了嘛,闲着也是闲着,就多往老林子里钻了几趟!运气好,碰上了几窝好货!”

“运气?”老赵嗤笑一声,吧嗒了一口烟,烟雾缭绕里,小眼睛眯缝着,像看透了王六子的心思,“光靠运气可不行!你小子脑瓜子活泛,腿脚勤快,肯下力气,这才是正经!比屯里那些就知道猫冬扯闲篇的强多了!”

他放下烟袋,从怀里摸出个油腻腻的小本子和半截铅笔头,开始扒拉着算账:“蘑菇干,品相好,按上等货收,一斤一毛二;木耳,黑亮肥厚,一斤一毛五;参须子……嗯,品相还行,就是年头浅点……一斤两块五!咋样?叔给的价公道吧?”

王六子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脸上堆着笑:“公道!公道!赵叔您老一向最公道!跟着您干,准没错!”他心里清楚,老赵压价是肯定的,但这价钱比卖给供销社强多了,也比他自己零敲碎打换鸡蛋盐巴强。

老赵噼里啪啦算完,从怀里掏出一卷用橡皮筋捆着的毛票,沾着唾沫数出几张,递给王六子:“喏!六子!拿好了!蘑菇干十二斤半,一块五;木耳八斤,一块二;参须子三两,七毛五……总共三块四毛五!点点!”

王六子接过那几张皱巴巴、带着汗味和烟味的毛票,手指捻了捻,心里一阵滚烫。三块四毛五!这在农闲时候,可是一笔不小的进项!够买好几斤盐,好几盒洋火,还能给娘扯块新布做鞋面!他脸上笑开了花,连声道谢:“谢谢赵叔!谢谢赵叔!”

老赵把烟袋锅子在鞋底上“梆梆”磕了磕,磕掉烟灰,浑浊的小眼睛在王六子那张写满兴奋的脸上扫了一圈,左右瞅了瞅,见堂屋里没旁人(李凤兰盘腿坐在炕头最里面捻念珠,像入定;王大柱在角落看拖拉机手册;王小梅在后院纳鞋底),才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

“六子,看你这股子机灵劲儿,叔再给你指条路子。就看你……敢不敢走了。”

王六子心里“咯噔”一下,眼珠子瞬间瞪圆了,凑近了些:“赵叔,啥路子?您说!”

老赵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气声,带着一股子蛊惑:“县城……西头……老城墙根底下……有个‘鬼市’……知道不?”

“鬼市?”王六子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您是说……黑市?”

“嘘——!”老赵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浑浊的小眼睛警惕地扫了扫四周,“小点声!心里明白就行!”

他凑得更近,嘴里喷着旱烟味:“那地方……天亮前开张,鸡叫就散!人影幢幢,跟鬼影子似的!啥稀罕玩意儿都有!城里那些有钱的主儿,穿呢子大衣戴手表的,还有那些倒腾东西的‘老客’,都爱往那儿钻!就稀罕个‘野’字!‘稀罕’字!”

王六子听得心口“扑通扑通”直跳,喉咙有些发干:“那……那咱这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