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的公司离酒店不算远,走路大概二十分钟。林未晚沿着街道慢慢走,路过一家便利店时,她停下脚步——玻璃门上贴着的芒果味酸奶广告还在,是顾时砚喜欢的口味。她想起上周来这里时,还下意识地拿了一盒,最后却因为“买一送一”而放下了。现在再看到这则广告,她心里已经没有那么多波澜了,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就继续往前走。
或许,她正在慢慢习惯,没有顾时砚的日子。
面试很顺利,面试官问的问题她都答上来了,对方说会在三天内给她答复。走出公司时,雨已经停了,天空依旧是灰蒙的,却比早上亮了一点。林未晚收起伞,沿着原路返回酒店。路过菜市场时,她走了进去——里面依旧人声鼎沸,摊主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红色的番茄、翠绿的青菜、活蹦乱跳的鱼虾,摆得满满当当。她走到卖草莓的摊位前,看到新鲜的草莓,没有再下意识地想问“顾时砚,你要不要吃草莓”,只是安静地挑了几个,付了钱。
从菜市场出来,林未晚手里提着一袋草莓,慢慢往酒店走。路过一家花店时,她看到门口摆着一盆绿萝,长得很好,和她以前放在工位上的那盆很像。她想起上周在共同好友的朋友圈里看到的照片,新实习生坐在她以前的工位上,桌上也放着一盆绿萝,旁边还有一个小熊摆件,和她行李箱上的那个很像。当时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可现在再看到这盆绿萝,她心里已经很平静了——或许,她以前的工位,她以前的东西,都已经被新的人、新的东西替代了,就像她和顾时砚的关系一样。
回到酒店,林未晚把草莓洗干净,放在盘子里。她拿起一颗,放进嘴里,甜甜的,带着一点酸味,和她以前吃的草莓没什么不一样。可她吃了几颗就放下了——以前她和顾时砚一起吃草莓时,他总会把最大最甜的那颗留给她,自己吃小的,现在一个人吃,再甜的草莓也少了点味道。
她坐在椅子上,打开手机,习惯性地想点开和顾时砚的聊天框,手指落在屏幕上,才想起那个对话框早就被她删掉了。她犹豫了一下,点开了朋友圈,没有新的动态,共同好友也没有发新的照片。她关掉朋友圈,又点开了邮箱,顾时砚的邮件依旧没有回复。她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最后还是关掉了手机。
窗外的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城市的灯光慢慢亮了起来,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未晚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看到楼下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下班回家,有人出来散步,说说笑笑,很热闹。她想起以前在北方,这个时候她和顾时砚应该在厨房里做饭,他煮面条,她洗菜,偶尔会互相打趣,说对方做的菜不好吃,可最后还是会把碗里的菜吃光。
可现在,她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面对所有的事情。
晚上,林未晚没有点外卖,而是用早上从菜市场买的青菜和鸡蛋,煮了一碗面条。面条煮得很淡,没有放很多料,和顾时砚以前煮的不一样——他煮面条总喜欢放很多料,有番茄、鸡蛋、火腿肠,还会加一勺辣椒油,说“这样才够味”。她吃着面条,想起以前顾时砚煮的面条,心里还是会有点发酸,可已经没有那么疼了。
吃完面条,林未晚洗漱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拿起手机,又点开了邮箱,顾时砚的邮件还在置顶,她又读了一遍,看到“今早在路口看到了她”这句话时,心里还是会紧一下——她想起那天早上,她在路口等出租车,好像看到了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和顾时砚很像,可她当时赌气,没敢回头,现在想来,那个人应该就是他。
她握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终究还是没有再发邮件。她知道,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怎么挽回,也回不到过去了。顾时砚没有回复她的邮件,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他已经放下了,她也该放下了。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城市的灯光渐渐熄灭,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林未晚放下手机,闭上眼睛,脑海里不再全是和顾时砚有关的回忆,而是开始想明天要做什么,想如果面试通过了,要怎么规划新的生活。
她知道,断联的这两周,她一直在习惯没有顾时砚的日子,虽然过程很难,有过委屈,有过难过,有过后悔,可她终究还是走过来了。那些和顾时砚有关的习惯,那些藏在旧物里的回忆,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像停了的风一样,再也不会回来了。
或许,这就是风停的信号,是她和顾时砚故事的结局——没有争吵,没有解释,没有和好,只有沉默的告别,和各自的未来。
林未晚轻轻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明天会更好的,没有顾时砚,你也可以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