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抬起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这些紫藻的细胞结构很特殊,含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色素蛋白。我怀疑这就是它们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原因。”
她让开位置,让林海也观察显微镜下的景象。
林海看到了一片绚丽的紫色世界,紫藻细胞排列整齐,内部有细小的颗粒在流动,宛如微缩的星河。
“真美。”林海由衷赞叹。
“不止是美,”秦雨语气严肃,“这种色素蛋白可能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都有巨大潜力。如果我们能掌握培育技术,其价值不可估量。”
这个消息让林海精神一振。
也许,紫藻就是合作社与蓝鲸公司竞争的突破口。
第二天清晨,林海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
是省城“海之珍”拍卖行的周经理,他告诉林海,上次送拍的那批西班牙古银币和锡制酒壶将在下周拍卖,预估总价可达五万元以上。
“林先生,如果您还有类似的物品,我们很乐意继续合作。”
周经理热情地说。
挂断电话,林海心情复杂。
这些海底文物的确能带来可观的收入,但他始终觉得,单纯地打捞贩卖这些历史遗物,似乎辜负了大海给予的馈赠。
早饭后,林海召集合作社成员开会,讨论如何应对蓝鲸公司的竞争和即将到来的“天海阁”考察。
“我建议我们分成两组,”林海布置任务,“一组由秦雨负责,继续紫藻的研究;另一组由我和晓月负责,准备‘天海阁’的考察接待工作。”
阿水伯举手问道:“那蓝鲸公司那边怎么办?我今早出海时看到他们的船还在那里。”
林海沉吟片刻:“暂时不用管他们。我们的重点是做好自己的事。只要合作社发展得好,就有能力应对任何竞争。”
会后,林海和苏晓月开始详细规划接待“天海阁”采购经理的事宜。
他们决定展示合作社从赶海到销售的完整流程,突出海货的新鲜度和品质可控性。
“我们还应该准备一顿海鲜宴,让他们亲自品尝我们海货的品质。”苏晓月提议。
林海点头同意:“这个主意好。我记得‘天海阁’以创意海鲜菜闻名,如果能打动他们的采购经理,合作就成功了一半。”
下午,林海抽空去了趟镇上的海洋局,提交了合作社的勘探申请。
工作人员告诉他,由于近期有多家公司对同一片海域感兴趣,审批过程可能会比平时更长。
“竞争很激烈啊。”
工作人员意味深长地说,“蓝鲸公司昨天也提交了补充材料,据说他们找到了一些有力的支持者。”
这个消息让林海感到压力,但也更加坚定了他加快合作社发展的决心。
回村的路上,林海顺道去看望了林溪。
妹妹正在为省展创作新作品,画的是一片深蓝色的海景,海底有些发光的水母和珊瑚,画面右下角还有一个模糊的长方形结构,与声纳图像上的异常点惊人地相似。
“溪溪,这个方盒子是什么?”林海指着画问。
林溪歪着头想了想:“不知道,就是觉得海底应该有这个东西。它好像在发光,又好像没有。”
林海心中一动。林溪的直觉再次与实际情况吻合,这让他对海底那个异常点更加好奇。
当晚,林海做了一个决定:无论勘探申请能否获批,他都要亲自去查探那个海底异常点。
这不仅关系到与蓝鲸公司的竞争,更关乎他对这片海洋的理解。
深夜,林海独自一人站在海边,望着月光下的海面。
潮水轻轻拍打着沙滩,发出舒缓的节奏。他唤出虚拟界面,气运值不知何时已涨到32\/100。
“是时候了。”林海轻声自语,终于选择了兑换【隐蔽式水下监视器】。
虚拟界面闪烁了一下,气运值瞬间降至2\/100。与此同时,一套小巧精致的水下监视设备出现在他面前。
设备包括三个水下摄像头和一个便携式监控终端,看起来非常专业。
林海小心地收起设备,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明天,他将秘密布设这些摄像头,监视蓝鲸公司的动向,同时寻找机会探查那个神秘的海底异常点。
海风轻拂,带着咸涩的海水气息。林海知道,他即将踏出重要的一步,不仅是合作社的发展,也是他个人与海洋关系的深化。
回到家中,林海仔细研究着水下监视器的使用说明。
这套设备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影像,有效距离达五公里,足以覆盖目标海域。
临睡前,他将设备收好,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明天,他将开始一场悄无声息的海底监视行动,而这场行动的结果,可能将决定合作社的未来。
窗外,月光皎洁,海面平静。但在那深邃的海底,暗流正在涌动,秘密即将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