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箱中之秘与新的航向(2 / 2)

这绝非普通商船的物品。

他将注意力转向箱底。那里有几个较小的、同样用油布包裹的方块。

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几本以羊皮纸为封面、用某种西方文字书写的笔记本和册子,纸张虽然受潮发黄,但字迹大多可辨。

另一个包裹里,则是几个小巧的珐琅鼻烟盒、一个银质指南针,以及一套绘图工具。

在箱子的最角落里,还散落着几件明显是中国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似乎原本是完整的瓷器,在沉箱过程中破损了。

没有想象中堆满箱的金银,但这些物品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可能远超等重的黄金。

林海将两个长条包裹(枪剑)、那包文书和小件物品妥善绑好,准备带回。

至于瓷片,他只挑选了几片最具代表性的。

当他抱着收获浮出水面时,秦雨立刻帮忙将东西接上船。

看到燧发手枪和军官佩剑时,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这…这像是十八世纪欧洲海军军官的制式装备!”

秦雨仔细检查着佩剑的形制,“这个木箱,可能不属于‘福昌号’,而是另一艘…可能与‘福昌号’同时期、甚至更早的西方船只!”

这个推测让两人都激动起来。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片海域的历史,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和丰富。

返航后,秦雨立刻投入到对那些文书的研究中。

她初步判断文字是西班牙语,需要时间翻译。

而那些实物,林海则小心地清理、拍照,暂时收藏起来。

他联系了之前帮他鉴定过海捞瓷的周瑾,将照片发了过去,询问其价值和后续处理建议。

傍晚,林海依旧去赶海。

气运值因为成功开启宝箱并获取重要历史文物,已经重置为 “5/100”,但他心境平和。

每一次从零开始积累,都意味着新的可能。

今天的收获依旧稳定,挖到了一些蛤蜊和蛏子,卖了一百多元。

更重要的是,在探索一片新的礁石区时,他发现了几丛罕见的“海铁树”(一种珊瑚),这种珊瑚形态优美,是很好的观赏物,在市面上能卖到每丛数百元。

他小心地采集了两丛品相最好的,准备联系观赏鱼市场。

夜里,周瑾回了消息。

他对那两柄燧发手枪和军官佩剑表现出极大兴趣,初步估价,这套组合如果来源清晰、历史价值得到证实,在特定收藏市场上可能价值数十万元。

他建议林海先不要急于出手,最好能等秦雨翻译出文书内容,弄清背景故事,价值会更高。

同时,秦雨那边也有初步进展。

她确认了文字是十八世纪的西班牙语,在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辨认出了一个名字——“圣地亚哥号”,以及一个日期“1771年”。

一条全新的、通往历史深处的线索,就在眼前缓缓展开。

林海站在窗前,望着星空下漆黑的海面。

海底的木箱打开了,却引出了更大的谜团。

“圣地亚哥号”是什么船?它为何沉没于此?它与“福昌号”有何关联?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隐藏在那泛黄的羊皮纸和无声的器物之中。

他知道,合作社的发展不能停步,而这片海域深埋的历史,也等待着他去继续探寻。

新的航向,已然在他心中勾勒出模糊而迷人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