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海底新家园与线上机遇(1 / 2)

晨曦微露,白沙湾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

林海站在“海溪号”船头,检查着即将带下海的装备。

秦雨正在将最后一批采样瓶装进防水包,她的动作麻利而专注。

“根据水文资料,b点应该就在这附近。”

秦雨指着声纳屏幕上显示的区域,“底质以沙泥为主,夹杂少量碎珊瑚,非常适合藻类附着。”

林海点点头,调整着手中水下无人机的控制器。

这是他用气运值兑换的新装备,小巧却功能强大。他看了一眼视野角落的气运值——87\/100,足够应付今天的探索。

“我先放无人机下去看看情况。”

林海将无人机缓缓放入水中。

透过传回的实时画面,海底世界逐渐清晰。

阳光透过海水,在沙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一群小鱼游过,银白的腹部反射着光芒。这里的地势比现藻林区域略为平缓,水深约四十米,能见度不错。

“看那边,”林海指着屏幕一角,“有片海草长得不错,说明养分充足。”

秦雨凑近观看,发丝被海风吹得轻拂过林海的手臂。

“确实,这片区域看起来很健康。我们选几个点采样吧?”

林海操纵无人机采集了不同区域的底质样本。

随后,他换上潜水装备,准备亲自下海勘察。

“小心点,”秦雨叮嘱道,“虽然比藻林区浅,但四十米也不容小觑。”

林海比了个ok的手势,翻身入水。

水下世界瞬间将他包围。

他调整呼吸,缓缓下潜。压力逐渐增大,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到达海底后,他拔出随身携带的取样器,开始工作。

沙泥很柔软,他用手轻轻拨开表层,观察

正如秦雨所说,这里底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是藻类生长的理想环境。

他采集了几个样本,装进特制的网袋中。

就在他准备返回时,一处珊瑚礁后的景象吸引了他的注意。

一片茂盛的海藻在洋流中摇曳,形态与他正在培育的紫藻有些相似,但颜色更为深沉,近乎墨绿。

林海游近观察,发现这片海藻长势极好,叶片肥厚,显然很适合这片水域的环境。

他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一些样本,心中升起一个想法——或许可以尝试将这种海藻与紫藻杂交,培育出更适合在此地生长的新品种。

回到船上,林海将样本递给秦雨,同时描述了那片海藻的情况。

“很有意思,”秦雨仔细观察着墨绿色海藻,“从形态上看,这应该是当地的一种原生藻类,如果能与我们培育的紫藻结合,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返航途中,林海一边驾驶船只,一边思考着移植计划。

b点的条件确实理想,不仅有合适的底质和深度,还有天然的海藻群落,说明生态环境健康。

移植到这里,成功率应该很高。

“我想尽快开始移植,”林海对秦雨说,“就定在三天后,趁下周潮水较缓的时候。”

秦雨点头赞同:“我会准备好所有需要的材料和设备。”

下午,合作社办公室内,林海、苏晓月和秦雨围坐在电脑前。

屏幕上显示着“蓝海优品”采购经理的名片——李静,一个看上去干练的中年女性。

“准备好了吗?”

苏晓月轻声问道,她的手放在鼠标上,随时准备点击连接。

林海深吸一口气,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