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海上的棋局与青铜印记(2 / 2)

透过望远镜,他能看到那艘白色钓鱼艇在他们离开后,更加专注地对那片暗礁区进行了长时间的扫描。

“误导成功了。”

林海松了口气。

虽然这只是权宜之计,但至少为合作社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扰乱了对方的判断。

下午,合作社的办公室里气氛严肃。

林海将早上的情况说了一遍。

苏晓月秀眉微蹙,秦雨则拿着平板电脑,快速调出海域图。

“对方设备先进,这种误导可能维持不了多久。”

秦雨指着地图上被她标记出的两个点,“这是我根据水文资料筛选出的两个可能适合藻林移植的候选点。

A点距离现藻林近,水流相对平缓,但底质需要改造;b点底质更适合,但水深和光照条件略有差异,移植风险稍大。”

苏晓月补充道:“另外,‘蓝海优品’那边回复了邮件,他们对我们提供的紫藻初步数据很感兴趣,但要求我们提供一份更详细的成分分析、规模化培育可行性报告以及未来一年的预估产能,之后才会安排线上会议。这份报告需要时间和数据支撑。”

压力显而易见。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技术难题和商业谈判的门槛。

林海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码头上忙碌的社员和停泊的船只,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苏晓月和秦雨,眼神坚定而清澈。

“我们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谈判桌上,也不能等着别人把刀架到脖子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决断的力量,“晓月,报告你牵头,需要什么数据就跟秦姐对接,务必做得漂亮,这个线上会议我们必须拿下。但是,海里的棋,我们也要下!”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秦雨标记的两个候选点上:“秦姐,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风险,我们必须冒!明天,我们就出海,实地勘察这两个点!优先勘察b点,如果底质真的合适,水深和光照的差异,我们可以想办法克服!”

傍晚时分,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

处理完合作社的事务,林海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提着桶,独自一人走向村东头的滩涂。

每当心情需要平复或者需要思考时,他都喜欢来这里走走,踩着湿润的泥沙,感受大海的脉搏。

【寻踪手套】早已戴上,指尖传来各种细微的感应——蛤蜊在沙下的蠕动,螃蟹在石缝间的穿梭……这些熟悉的反馈让他心安。

忽然,手套指尖传来一种与众不同的触感。

不是贝壳的坚硬,也不是鱼虾的活力,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带着些许锈蚀阻涩感的震动,异常微弱,却带着一种岁月沉淀的独特韵律。

林海心中一动,蹲下身,用手扒开潮湿的泥沙。

挖了大约十几厘米深,他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硬物。

他小心地将其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一个比硬币略大、布满暗绿色铜锈的物体出现在他手中。

用水稍微冲洗一下,能看清这是一个青铜质地的小物件,造型古朴,像是一个小小的纺锤,中间有孔,上面还残留着些许磨损的痕迹。

“这是…古代的渔坠?”

林海仔细端详着。他虽然不是考古专家,但在海边长大,也听过一些老辈人讲起过去渔民使用青铜渔坠的故事。

回到家,他拍了照片发给秦雨。

很快,秦雨回复了语音,语气带着一丝兴奋:“林海,你这运气!这看起来像是宋元时期的青铜渔坠!虽然本身经济价值不算太高,品相好的市场价大概也就一两千块钱,但它的考古价值很高!这证明我们白沙湾的海域,在古代就有频繁的渔业活动,历史沉积层非常丰富!”

看着手中这枚沉甸甸的青铜渔坠,林海仿佛能透过锈迹,看到千百年前,另一艘渔船,另一个渔民,也曾在这片海域撒网捕鱼,那渔网的下缘,就缀着这样一枚坠子。

“‘福昌号’不是唯一的故事,”林海若有所思,“这片海底下,还藏着更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和宝藏。”

夜晚,林海独自在房间,调出了只有他能看到的虚拟UI界面。

【气运值:87\/100】

因为成功实施了海上反制,做出了关键决策,并且意外发现了具有历史价值的青铜渔坠,气运值从86点上涨了一点。

虽然涨幅不大,却是一种正向的反馈和激励。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已解锁和未解锁的赶海工具图标,最终落在那张只有轮廓的“神秘海图”虚影上。

青铜渔坠的发现,似乎让这海图的线条都清晰了一丝。

“无论是藻林、矿脉,还是这些历史的碎片,都是这片海洋的馈赠。”

林海握紧了那枚青铜渔坠,冰凉的触感让他心神格外宁静,“守住它们,发展起来,就是守住白沙湾的未来。”

明天,就去看看那片新的海底,能不能成为珍稀藻林的新家。

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