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眼神微沉:“得加快进度。”
他回到办公室,调出虚拟屏幕,【当前气运值:28\/100】的数字正在跳动 —— 早上的收获让气运值涨了 7 点。
距离兑换地质探测器还差 7 点!
下午,林海驾驶 “海鹰号” 再次出海。他没有直接去黑礁盘,而是先到珍珠湾赶海。
寻踪手套在浅海礁石区感知到一片密集的信号,他潜入水中,发现是一窝藏在石缝里的大蛏王,足有三十多只,每只都有成人手指长短。
“运气来了挡不住!” 他小心翼翼地将蛏王全部挖出,又顺带捡了些品相好的花蛤。
回到船上清点,蛏王总重 5 斤,按市场价 300 元 \/ 斤算值 1500 元;花蛤 20 斤,8 元 \/ 斤,160 元。气运值瞬间跳到【35\/100】!
“终于够了!” 林海立刻兑换【微型地质声波探测器(气运版)】。
手中凭空出现一个巴掌大的黑色装置,带着一根细长的探测线。
他按照说明将探测线接入无人机,操控着飞向黑礁盘。
无人机下潜至 53 米,声波探测器启动。屏幕上很快出现清晰的三维图像:在金属残骸下方,竟然藏着一个约 20 立方米的空腔!图像边缘还显示出几个规则的矩形轮廓,像是木箱的形状。
“有货!” 林海激动地操控无人机贴近探查,突然发现空腔上方的海床有新翻动的痕迹,“不好,有人动过手脚!” 他立刻拍下画面,返航时直接将证据提交给了海警。
傍晚回到公司,林海把探测结果告诉苏晓月。
她看着屏幕上的空腔图像,眼睛发亮:“这要是装满了文物,得是多大的发现啊!不过现在有海警巡逻,应该安全了。”
她递过来一杯热姜茶,“今天累坏了吧?我爸让晚上去家里吃饭,他炖了鲍鱼海参汤。”
饭桌上,苏父苏振邦喝着小酒,感慨道:“没想到你这小子不仅能赶海,还能跟文物局合作。我看啊,咱们这‘深蓝馈赠’以后不光能卖海鲜,说不定还能搞海洋文化旅游呢。”
林海笑着举杯:“借叔吉言。对了晓月,明天我想带探测器再去一次沉船点,争取画出更详细的地形图。”
“我跟你去!” 苏晓月立刻接话,“正好测试新到的水下通讯器,顺便拍点素材给认证机构做补充材料。”
夜深人静,林海站在码头望着黑礁盘的方向。
虚拟屏幕上,【微型地质声波探测器】的图标亮得耀眼,而在它下方,【深海抗压采样机械臂】的轮廓似乎清晰了一些。他知道,一场关于深蓝的更大秘密,正等着他们去揭开。
“海鹰号” 的甲板上堆满了设备 —— 文物局提供的水下探照灯、声波记录仪,还有林海刚兑换的地质声波探测器。苏晓月穿着防水冲锋衣,正给无人机的电池做最后检查,发梢还沾着几缕雾气。
“张科长他们的船还有十分钟到。” 她抬头看向林海,手里捏着张清单,“昨晚算的账:认证费第一笔 3 万已经转了,今天赶海的收获要是能卖上 2 万,就能凑够第二笔预付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