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静观其变(1 / 2)

两日后,神京码头。

江风凛冽,卷起铅灰色的波涛,拍打着乌黑的船舷。

甄宝开穿着一身厚厚的棉袍,站在冯渊面前,深深地躬下身子。

“王爷尊驾亲临,为贱民送行,贱民……贱民实不敢当。”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是激动,也是敬畏。

冯渊抬了抬手,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住了他。

“你我同窗,不必如此。”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此去金陵,一路顺风。”

甄宝开直起身,看着眼前这个不过数年便已站在权力之巅的男人,心中感慨万千。

冯渊并未多问,只是点了点头。

甄宝开又是一揖。

“宝开在此,提前给王爷拜个早年。”

“年后,金陵再见。”

他这话说得郑重,像是一种承诺。

冯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的笑意。

“好。”

“年后金陵见。”

得了这句准话,甄宝开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脸上的愁苦之色都散去了几分。

他不再多言,转身踏上跳板,登上了那艘将要南下的商船。

冯渊站在码头上,看着船只解开缆绳,缓缓驶离,最终汇入江心,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

直到那黑点彻底消失在水天尽头,他才收回目光,转身离去。

-------

薛家。

冷。

彻骨的冷。

明明屋里也生着炭盆,薛宝钗却觉得那点暖意,根本驱不散心底的寒气。

她手里捏着一封信,信纸是上好的澄心堂纸,字迹娟秀,出自林黛玉之手。

可信上的内容,却像一把软刀子,一刀一刀,割着她的心。

黛玉的措辞很委婉,也很体贴。

她先是说了许多宽慰的话,最后才提到薛蟠。

只说兄长在牢中,少不得要受些皮肉之苦,但让她放心,绝不会有性命之虞。

不会有性命之虞。

薛宝钗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只觉得满嘴苦涩。

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将信纸叠好,收回信封。

她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个消息,转述给早已六神无主的母亲。

正自愁眉不展,里间的门帘一挑,薛宝琴走了进来。

她手里端着一碗刚炖好的冰糖雪梨,看到薛宝钗紧锁的眉头,脚步顿了顿。

她将甜汤放在桌上,犹豫了许久,终是鼓足了勇气。

“姐姐。”

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

“要不……把我嫁去燕王府吧。”

薛宝钗猛地抬起头,像是听到了什么匪夷所思的话,眼中满是震惊。

“你说什么?”

“你别犯傻!”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尖锐。

“好好的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能去做妾!”

“便是我们薛家如今真的落魄了,也断没有让自家女儿去为人妾室的道理!那燕王府再是尊贵,我薛家的女儿,也不能这般作践自己!”

这番话,她说得掷地有声,既是说给宝琴听,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这是她最后的,也是唯一能守住的体面。

薛宝琴的眼圈红了,倔强地迎着姐姐的目光。

“姐姐,我不是在作践自己。”

她上前一步,声音里带上了哭腔,却字字泣血。

“我如今,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梅家退了婚,坊间不知多少难听的话,早已把我的名声辱尽了。如今兄长又被关进了大牢,这神京城里,还有哪户人家,敢娶我们薛家的女儿?”

“我……”

“我不想拖累家里,更不想看着姐姐你,为了这个家,熬白了头发!”

薛宝钗的身子晃了晃。

妹妹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根针,精准地扎在她心中最痛的地方。

她何尝不知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