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长夜校准者 > 第126章 逃亡漂流

第126章 逃亡漂流(2 / 2)

这种细致的、近乎考古般的观察,让他产生了一种模糊的直觉。这些刻痕,或许不仅仅是记录或地图,更可能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外化,是“林”在极度压抑和孤独中,用这种方式梳理思绪、对抗疯狂的努力。某些看似混乱的线条,可能对应着某种情绪波动;某些重复的符号,可能代表着关键的地点或概念。

例如,他注意到一个类似漩涡的图案反复出现,旁边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短促、尖锐的刻痕。这会不会代表“林”感受到的某种循环往复的绝望或监视?另一个类似阶梯或通道的符号,则往往与更平滑、更长的线条相连,这是否暗示着对出路或层次的思考?

这种解读毫无依据,纯属猜测。但在这个过程中,林默感到自己的思维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动地与这些痕迹进行一种沉默的对话。他开始尝试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模糊的、基于这些刻痕的“心理地图”,它不再是客观的空间布局,而是夹杂着情绪、记忆碎片和生存策略的混合体。

这种内向的、构建模型的倾向,与他当前被动漂流、对外部环境控制力极低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呼应。既然无法改变水流的方向,那就转而探索内心的脉络。

筏子轻轻撞上了什么东西,微微一震,打断了他的沉思。他抬头望去,发现河道在这里出现了分岔。主流继续向前,涌入一个更幽暗、水声更沉闷的洞口;另一条则是一条较细的支流,流向右侧一个被垂挂的钟乳石半掩的、更狭窄的通道。

选择再次摆在面前。

林默看向手中的笔记本。他下意识地翻找,试图找到类似分岔路的刻痕。果然,在某一页的角落,有一个模糊的、类似河流分岔的图案。主流方向被标记了一个小小的叉号,而支流方向则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圆点。

这代表什么?危险与安全?死路与生路?还是“林”个人的某种标记习惯?

没有时间深思熟虑。水流正推着筏子走向主流洞口,那洞口幽暗,仿佛巨兽的喉咙,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凭借着一路漂流积累的、对笔记本刻痕那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以及内心深处对那条更狭窄、似乎更隐蔽的支流的一丝微弱偏好,林默做出了决定。他用手臂艰难地划水,调整筏子的方向,朝着那条支流驶去。

进入支流,空间骤然缩小。岩壁几乎触手可及,头顶的钟乳石低垂,需要低头才能避开。水流变得舒缓,光线几乎完全消失,只有筏子破开水面的声音和彼此微弱的呼吸声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和压抑。

这种极度的安静和闭塞感,与之前主河的喧嚣和开阔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放大了内心的声音,也加剧了不安。林默紧紧攥着笔记本,另一只手护着苏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的黑暗。每一步的前进,都像是主动投入一个更深的、未知的迷宫。

漂流仍在继续,但性质已经改变。从被动的裹挟,到带着微弱自主性的选择。变化的不仅是环境,更是林默内心那缓慢而坚定的转向——从对外部反应的疲于奔命,到开始尝试理解内部规则、并依据某种模糊的直觉做出抉择。这抉择可能正确,也可能万劫不复。但无论如何,他不再是那片完全随波逐流的叶子了。黑暗依旧浓重,但筏子正载着他,驶向由直觉和碎片线索共同指引的、迷雾重重的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