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着打开行囊,里面是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个用油布包着的小木盒。“这是爹娘留给你的,”他把木盒递给林辰,“当年你被拐走后,爹翻遍了家里,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宝贝的东西,一定要亲手交还给你。”
林辰打开木盒,里面是块褪色的玉佩,刻着“平安”二字,边角已经磨得光滑——正是母亲留给他的那块,当年慌乱中遗失了,原来被父亲捡了回去,珍藏了这么多年。
“爹……”他哽咽着说不出话。
“爹走的时候很安详,”林墨拍着他的背,“他说,知道你肯定还活着,在哪个地方好好活着,他就放心了。”
张婆婆在一旁看得直抹泪,拉着林墨的手问长问短:“孩子,这些年在哪儿落脚?娶媳妇了没?家里还有啥人?”
“在江南做点小生意,”林墨笑着答,“还没娶媳妇,这次找到哥,就想看看能不能在附近落脚,兄弟俩也好有个照应。”
“那敢情好!”阿木突然插嘴,眼睛亮得像星星,“我们杂货铺正好缺人手,你来了正好帮忙!晚上我让张婆婆多做两个菜,咱们好好喝一杯!”
林辰看着弟弟,又看看阿木和张婆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得发胀。他以为这辈子都找不回亲人了,却没想在这样一个寻常的午后,弟弟竟像从画里走出来似的,站在了他面前。
傍晚,王大爷和李婶都来道贺,打谷场的空地上摆了张方桌,王大娘炖的鸡汤、李婶炒的腊肉、张婆婆蒸的桂花糕,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林墨给每个人倒上酒,举起杯说:“我林墨这辈子,最感谢的就是各位乡亲,把我哥照顾得这么好,这杯我敬大家!”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王大爷一饮而尽,拍着林墨的肩膀,“以后就在村里住下,有啥难处尽管开口,咱们村人,别的没有,就是心齐!”
李大爷虽然看不见,却笑得合不拢嘴,摸索着给林墨夹了块肉:“孩子,尝尝,这是自家养的猪,香!”
阿木凑到林辰身边,小声说:“林辰,你看,我说过吧,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林辰看着他,又看看身边的弟弟,看着满桌的笑脸,突然觉得眼眶发热。是啊,日子真的越来越好的。有失而复得的亲情,有不离不弃的朋友,有热心肠的乡邻,有这方安稳的院落,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呢?
夜色渐深,酒意渐浓,话匣子也越开越大。林墨说起江南的水巷,林辰说起村里的庄稼,阿木插科打诨说他编的筐在镇上有多抢手,张婆婆则在一旁笑着添酒,月光透过老槐树的叶子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柔得像层纱。
林辰举起杯,望着天边的圆月,心里默默念着:爹,娘,你们看,小墨回来了,我们兄弟俩团聚了。你们放心,我们会在这儿好好过日子,守着这方水土,守着身边的人,把日子过成你们希望的模样——踏实,温暖,且圆满。
秋风吹过院子,带来桂花香,也带来远处的虫鸣,像在为这场迟到的团圆,轻轻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