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748章 雪域融水,草固冰原

第748章 雪域融水,草固冰原(2 / 2)

林辰接过草,用手捂住焐了一会儿,叶片竟慢慢舒展开来,露出里面淡绿色的叶肉:“没坏,它在休眠呢。等表层冻土化透了,就会疯长。”

果然,到了四月中旬,冰裂谷的冻土上忽然冒出成片的新绿。三域草的叶片比在别处更短小,却更厚实,像裹了层绒毛,贴在地面生长,形成一张绿色的地毯,将冻土的裂缝严严实实地盖住。

最让人惊奇的是,三域草的根系在冻土下织成了一张网——表层的须根横向蔓延,抓住融化的草甸土;深层的主根则像钢针,穿透季节性冻层,牢牢扎进永冻层的缝隙里,将上下层土壤连在一起。

少年骑着他的小马,在草甸上奔跑,马蹄踏过草毯,竟没陷进泥里。“阿爷!这草像给土地铺了层垫子!”他兴奋地喊道,小马的蹄子上沾着草叶,跑得比往常更稳。

融雪期过后,雪域迎来了短暂的夏天。三域草长得更茂盛了,叶片间抽出了细长的花茎,开着淡紫色的小花,像撒在绿毯上的星星。藏民们赶着牦牛来吃草,说这些草不仅让牦牛上膘快,连拉出的粪便都带着股清香,撒在地里能让格桑花长得更艳。

更奇的是,三域草生长的地方,冻土裂缝明显减少了。融水顺着草叶间的缝隙渗入地下,被根系吸收储存,不再像以前那样横冲直撞,冲刷出沟壑。老阿妈指着远处的山坡:“往年这个时候,那里早就塌了,今年有了这草,居然没动!”

林辰站在草甸上,看着藏民们收割三域草的种子。草籽比在南海时更饱满,外壳的蜡质层更厚,像裹了层酥油。“这些种子得送到更北的苔原去试试。”他对小陈说,“听说那里的永久冻土正在融化,咱们的草或许能帮上忙。”

少年捧着他收集的草籽跑过来,布袋上用红绳系着片三域草叶:“林爷爷,我也要去!我想看看,咱们的草在冰原上是不是也能长得这么好!”

林辰摸了摸他的头,从行囊里取出沈砚的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照下来,落在纸页上,他提笔写下:“雪域之草,叶如毡,根如钢,能固冻土,能抗风霜。”

写完,他把从冰裂谷采的三域草叶夹进本子,旁边是南海的匍匐草叶、东海的银绿草叶、断碑滩的三色草叶……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草叶,形态各异,却都带着股韧劲,像无数双手,紧紧抓住脚下的土地。

离开冰裂谷时,藏民们跳起了锅庄舞,围着篝火唱起古老的歌谣,歌词里多了新的内容:“三域草,长冰原,冻土裂缝全填满;紫花开,牛羊欢,雪域从此不塌山……”

老阿妈给林辰的雪橇上装了袋酥油和风干肉,还有袋混合了三域草籽的青稞种:“把这个带到更北的地方,让草和青稞一起长,那里的人就不用挨饿了。”

雪橇驶离冰裂谷时,少年骑着小马跟了很远,手里举着根缠着三域草花的木杆,像面小小的旗帜。林辰回头望去,冰裂谷的草甸在阳光下泛着绿,与远处的雪山相映,像幅刚画好的画,而那株随他们而来的同源草,被移栽在老阿妈的帐篷旁,叶片上的蓝绿光与雪光交辉,生出种冰清玉洁的美。

他忽然明白,沈砚当年播下的那粒种子,早已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在不同的水土里,长出了不同的模样——在戈壁是抗风的屏障,在海边是护岸的铠甲,在雪域是固土的网。而那些为它浇水、为它挡风的人,也因为这株草,有了共同的期盼,将陌生的路,走成了熟悉的家。

雪橇在雪原上留下两道辙印,像草的根须,伸向远方。林辰望着前方的路,觉得这路的尽头,总有新的土地在等待,总有新的种子要发芽,像沈砚当年画在纸上的那株草,早已越过山海,在无数人心里,长出了连绵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