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707章 归圃话秋,脉连九州

第707章 归圃话秋,脉连九州(1 / 2)

终南山的秋阳透过枫香树的缝隙,在药圃的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李雪站在寒玉石槽前,看着沈砚小心翼翼地将从西南带回的青蒿籽埋进土里,动作轻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槽里的冰魄草已近成熟,带水纹的叶片边缘染上了浅红,带雪纹的则泛着莹白,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欢迎归来的旅人。

“师姐,您看这青蒿籽能长出什么样?”沈砚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鼻尖沾着点灰,看着倒比去西南前沉稳了些,“阿蛮师兄说,西南的青蒿带着股野劲,混着咱们的冰魄草种,说不定能长出‘抗瘴冰魄’。”

李雪笑着帮他擦掉鼻尖的灰:“等明年开春就知道了。草木的性子,总要试过才晓得。”她转身看向学舍,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夹杂着西域的语调——是乌兰在教举子们说西域话,为来年去雪域交流做准备。

小石头抱着个陶罐跑出来,罐口飘出烤栗子的香气:“先生,沈师兄,巴特尔烤的栗子熟了!他说这是漠北的法子,用沙土埋着烤,比水煮的甜!”

陶罐刚放在石桌上,举子们就围了过来。巴特尔用小刀熟练地划开栗子壳,露出金黄的果仁;阿禾则拿出江南带来的桂花糖,说沾着吃更可口;乌兰从怀里掏出西域的葡萄干,撒在栗子堆里,五颜六色的,像堆起了个小花园。

李雪看着他们说说笑笑,忽然觉得,药圃的秋天比往年更热闹了。江南的细腻,漠北的爽朗,西域的热情,雪域的纯净,都融在这一方天地里,像不同的药材配伍在一起,生出奇妙的暖意。

“先生,青禾师兄从京城寄来的《天下药库典藏录》到了!”墨砚的徒弟捧着一卷书跑进来,书页上盖着太医院的朱红大印,“他说咱们药圃的冰魄草被列为‘天下第一灵草’,还配了图,是文渊师兄画的呢!”

举子们立刻凑过去看,画中的冰魄草生长在终南的药田里,根系却向四面八方延伸,扎进江南的水、漠北的土、西域的沙、雪域的冰,每处根系旁都长着当地的草药,像一群手拉手的伙伴。

“文渊师兄题的字真好。”阿禾指着画旁的题跋,“‘一脉相承,万药共生’,说得不就是咱们药圃吗?”

林辰拄着竹杖走来,看着画轴捋着胡须:“说得好。医道不是闭门造车,是博采众长。你们看这画,终南是根,五域是叶,根扎得深,叶才能长得茂。”他看向李雪,“陆衍派人送了封信来,说皇上想在终南设‘天下医馆’,让各地的医者都来研习,以药圃为宗,传五域之法。”

李雪接过陆衍的信,字迹依旧刚劲有力。信里说,西南瘴疟平息后,百姓感念药圃的恩德,各地都上书请求推广“五域医道”,皇上便有了设“天下医馆”的念头,还说要亲自来终南看看这方孕育了无数灵草与医者的土地。

“皇上要来?”沈砚眼睛一亮,“那咱们得把药圃收拾得更像样些!我去后山砍些竹子,把学舍的篱笆再编得密些!”

“我去把《五域医方汇录》再抄几份,供皇上御览。”阿禾也跟着道。

李雪笑着点头:“不用太张扬,皇上想看的,是药圃本来的样子。”她指着正在给海藻浇水的小石头,“就像这些孩子,像这些草木,自然生长,便是最好的景致。”

秋日的集市上,药圃的冰魄草干粉成了“硬通货”。王掌柜带来个从湖广来的药商,说是要大批进货,运去长江沿岸防备瘴疟。“李先生,您这药真是神了。”药商竖着大拇指,“湖广的老郎中都说,用冰魄草配青蒿,治瘴疟比百年老方还管用!”

李雪让举子们按他要的数量装货,又附赠了些青蒿籽:“让百姓们种些青蒿,以备不时之需。这草不挑地,好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