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周校长在加固凉棚呢!”小石头抱着根麻绳跑过来,裤脚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泥,“说这雨带着风,棚子要是塌了,苗就被砸坏了!”
暖房的竹架被风吹得“咯吱”响,周鹤叔正指挥药童们用麻绳把遮阳网绑在石桩上,老人的衣襟被雨水打透,贴在背上,却依旧高声喊着:“往左拉!再紧点!当年婉妹总说,大暑的雨是‘带刀子的’,”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风裹着雨,能把半大的苗连根拔起,不盯紧点,一夏天的辛苦就白搭了!”
孟书砚从谷口跑回来,雨衣下裹着个油纸包,里面是阿古拉托商队带来的信。“西域也下暴雨了,”他把信摊在暖房的案上,雨水顺着纸边往下滴,“巴特尔和其其格在药田边挖了泄洪沟,说‘按林先生教的,沟要挖成喇叭形,进水快,排水也快’,其其格还在沟边种了沙棘丛,说能挡泥沙。”
信上画的泄洪沟果然像个喇叭,大口对着药田,小口通向远处的低洼地,沙棘丛画得密密麻麻,像道绿色的墙。巴特尔在图旁画了个举着铁锹的小人,旁边写着“雨再大也不怕”,字被雨水洇得有些模糊,却透着股犟劲。
沈念端着盆姜茶进来,茶汤里飘着紫苏叶,热气腾腾的,把暖房里的潮气都驱散了些。“这是春杏姐寄来的方子,”她给每个人递了碗,“苏婉堂的女孩子们也在抢护江南的紫菀,说她们在田埂上堆了沙袋,雨大了能挡水,还说这是学的咱们‘加固凉棚’的法子,‘硬的软的都得有’。”
雷大叔扛着捆芦苇席冲进暖房,席子被雨水泡得沉甸甸的。“张奶奶从玉泉河捎来的新席子,”他把席子靠在墙上,“说分号的药圃地势低,孩子们在苗垄上搭了‘小台子’,把苗架高些,雨再大也淹不着,还说这是听周先生讲的‘垫高法’,当年苏先生用过。”
小石头捧着姜茶碗,忽然指着窗外:“林先生,你看那是什么在动?”只见药田的积水里,几株被风吹倒的紫菀苗正被人扶起来——是孟书砚带的药童,顶着雨在抢救,手里的竹竿插进泥里,把苗秆绑得稳稳的。
“这是巴特尔教的‘急救法’,”林辰放下碗就往外冲,“他在信里说,倒了的苗别等着雨停,趁土软赶紧扶,不然根会烂。”雨幕里,药童们的身影在苗间移动,像一群护着雏鸟的大鸟。
午后,雨势稍减,变成了蒙蒙的雨丝。林辰带着药童们给紫菀苗“扶正”,把歪倒的苗轻轻扶起,用竹竿固定住,再往根须周围培上土。“培土要拍实,”他示范着用手把土按紧,“不然风一吹又倒,就像人受了挫,得把根扎稳了才能重新站。”
周鹤叔拄着拐杖在田埂上慢慢走,看着被扶起的苗,忽然开口:“婉妹当年总说,大暑的考验是‘筛子’,”老人指着那些没被吹倒的苗,“能扛住的,都是根扎得深、秆长得壮的,经了这场雨,秋天结的籽也更瓷实。”他弯腰捡起片被风吹落的叶,“这些被淘汰的,也别扔,能做药引,一点不浪费。”
孟书砚在给阿古拉回信,信纸用瓦片压着,上面画着扶正苗的图样,旁边写着“你们的泄洪沟法子真好,我们也在沟边种了薄荷,既能挡泥,又能驱虫”。他还画了个小小的温度计,说“雨后降温,得注意防苗‘着凉’,别让露水伤了叶”。
雷大叔从灶房端来锅南瓜粥,里面加了红豆和红糖,稠得能暖到心里。“张奶奶说,大暑喝这个最补力气,”他给每个人盛了一碗,“还说分号的孩子们用被风吹落的紫菀叶煮了‘安神汤’,送给被雨淋着的路人,说‘这是苗的心意,不能白落了’。”
其其格托商队带来个小布包,里面是用羊毛和紫菀秆编的小篮子,篮子里装着几颗饱满的沙棘果,说是“给苗的‘营养品’,雨后埋在根下,能长更壮”。“她说这篮子叫‘风雨篮’,”沈念把沙棘果埋进土里,“经历过风雨的苗,才配吃这个。”
傍晚,雨停了,天边挂起道双彩虹,把药圃染成了七色。被扶正的紫菀苗在风中轻轻摇,像在为自己重新站起鼓掌。周鹤叔坐在暖房门口,喝着南瓜粥,忽然对林辰说:“婉妹当年总说,抢农时抢的不是时间,是心劲,”老人望着彩虹,“你看这些孩子,顶着雨护苗,一点不叫苦,这股劲,比什么都金贵。”
林辰望着天边的彩虹,觉得这大暑的雨,不是毁人的,是成就人的——让苗更茁壮,让人更坚韧,让南北西东的牵挂,在共渡难关里变得更紧。就像娘说的:“医道的力,不在顺境里显,在逆境里聚,能把风雨变成养分,才是真功夫。”
入夜,暖房的灯亮着,案上摆着孟书砚抄的《大暑护苗诀》:“雨前固棚,雨中抢险,雨后扶正,培土扎根;残叶收存,败苗入药,一苗不苟,方得丰收……”字迹被雨水润得格外沉稳,像浸了风雨的力道。
林辰翻开《百草续录》,在新的一页写下:
“大暑抢护,抢的是苗,聚的是心。西域的泄洪沟、江南的沙袋、谷里的竹竿,都在这骤雨狂风里,藏着对生命的执拗。苏婉先生说‘医道在共担’,原来最好的共担,不是隔空喊话,是你挖沟我培土,你编篮我送果,让每一场风雨,都成了连起彼此的绳。”
窗外的月光透过水汽照进来,紫菀苗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晃,像在为这大暑的坚韧伴舞。远处的药田在夜色里泛着湿润的光,被雨水洗过的叶片格外亮,仿佛能看见里面流动的生机。百草谷的夏天,就这么在风雨的洗礼里、在共担的暖意里、在满室的踏实药香里,变得愈发厚重,像那些被扶正的紫菀苗,根扎得更深,秆挺得更直,里面藏着的,是秋天的丰硕,和那些,永远打不散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