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恍然大悟,将木剑横在膝间,指尖按剑脊上的乐谱拨动,同时运转星引剑的内息。奇妙的是,随着他的指尖移动,空气中竟真的响起清越的琴音,音波如同水波般扩散,所过之处,少年的剑势渐渐变得滞涩,像是被无形的屏障挡住。
“这是什么妖法?”少年又惊又怒,却发现自己的内力竟顺着琴音往外泄,玉麟剑越来越沉,最终“当啷”落地。
林辰停手,琴音消散:“你的剑里只有‘傲’,没有‘敬’,握不稳的。”
少年面红耳赤,看着自己颤抖的手,突然瘫坐在地。随侍的骑士刚要上前,却被老者喝止:“让他自己想想。”
半个时辰后,少年捡起玉麟剑,走到老者面前,深深一揖:“晚辈知错了。剑的好坏,不在价钱,在握剑人的心。”
老者点点头:“去吧。以后练剑前,先摸摸剑鞘——那是剑的家,要知道,再锋利的剑,也该有归鞘的时候。”
少年带着骑士离去,药田的紫菀在风中轻轻摇曳,毫发无损。
阿默擦拭着归一剑,笑道:“原来琴音真的能止戈。”
老者摇头:“不是琴音的功劳,是你们的剑心够静。若心里只有杀伐,再好听的琴音,也变不成止戈的剑招。”他从怀中掏出本泛黄的册子,“这是‘止戈琴谱’的全本,你们拿去。星引剑刚,归一剑柔,若能以琴音调和,双剑合璧会更上一层楼。”
林辰接过册子,见封面上写着“剑心即道心,琴音为桥梁”,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双剑合璧,只重招式配合,却忽略了剑意的交融,而琴谱,正是让两股剑意和谐共鸣的关键。
接下来的几日,林辰与阿默就在忘剑庐学琴。林辰的指尖起初生涩,弹出的音不成调,星引剑的剑意总让琴弦震颤;阿默的琴音虽柔和,却少了份力量,归一剑的柔劲让音波过于涣散。
老者在一旁指点:“林小友,你的剑太急,要学‘缓’;阿默小友,你的剑太柔,要学‘立’。琴音有高低,剑意有刚柔,能高能低,能刚能柔,才是圆满。”
第七日清晨,林辰与阿默合奏《止戈曲》,琴音初起时还有些生涩,渐渐的,星引剑的金芒与归一剑的黑光随着音波流转,竟在庐前形成道阴阳相济的光轮。光轮所过之处,药田的杂草自行枯萎,却不伤一株药草——这正是“止戈琴谱”的真谛:只除恶,不伤善。
老者听得微微颔首,眼窝中竟渗出两行泪:“好……好……玄机子和无名剑尊要是看到,该多高兴。”
离开忘剑庐时,老者将那柄刻着琴谱的木剑送给了林辰:“剑是死的,琴是活的,带着它,就当老夫还在你们身边弹琴。”
林辰与阿默策马远去,回头望去,忘剑庐的炊烟在云梦泽的晨雾中袅袅升起,隐约还能听到断续的琴音,像在说:剑能开疆,亦能守土;能伤人,亦能护人,全在乎一念之间。
星引剑与归一剑在鞘中轻鸣,琴谱的余韵还在剑意中流转。林辰知道,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的剑招,更摸到了“道心”的门槛——真正的强者,从不是能赢多少人,是能护多少人;真正的剑道,也不是能破多少阵,是能止多少戈。
前路还长,江湖还远,但握着刻着琴谱的木剑,感受着双剑合璧的共鸣,他们的脚步,比以往更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