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227章 鞘光引途照寒夜,剑心融暖入尘烟

第227章 鞘光引途照寒夜,剑心融暖入尘烟(2 / 2)

“你是路过的修士?”女子拦住他,眼神警惕却不失礼貌,“黑风岭里戾气重,星兽成群,非必要的话,最好绕路走。”

林辰点头:“我听说岭里有个‘望星台’,想过去看看。”望星台是北域最古老的观星点,据说上面刻着能安抚星兽的古咒,只是多年前被戾气侵蚀,早已废弃。

女子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知道望星台?我是‘青云观’的云舒,奉师命来探查望星台的情况,想试试能不能重燃台顶的‘镇星灯’。”她看了看林辰的剑鞘,“看你的剑鞘,像是有年头了,莫非是哪位前辈的弟子?”

“我只是个四处走走的修士,师从一位隐世的上师。”林辰没细说,“若云姑娘不介意,我可否与你同行?望星台的古咒,或许我能帮上些忙。”

云舒打量了他片刻,见他眼神清澈,剑鞘上的微光虽淡却温润,不像恶人,便点了点头:“也好,多个人多份照应。只是我这几个师弟师妹经验不足,若遇危险,还请林兄多担待。”

队伍里的几个年轻修士显然有些兴奋,一路走一路问东问西。

“林兄,你这剑鞘上的光是啥法术?看着好暖和。”

“你见过星兽吗?它们是不是真的长着三只眼睛?”

“云师姐说望星台的镇星灯亮起来时,整个北域都能看见,是真的吗?”

林辰耐心地回答着,偶尔还会指着路边的草木,告诉他们哪些能入药,哪些能驱虫。云舒走在一旁,看着他与师弟师妹们说话时温和的样子,剑穗上的玉牌轻轻晃动,像是在呼应着什么。

走到黑风岭深处,周围的树木渐渐变得扭曲,树干上缠着淡淡的黑气,连阳光都透不进来,显得阴森森的。突然,一阵腥风袭来,十几头体型比之前更大的星兽从林中窜出,这些星兽的眼睛不仅通红,身上的黑气还凝成了尖刺,显然比落霞谷的那些更凶戾。

“布阵!”云舒一声令下,长剑出鞘,剑气带着清冽的寒意,瞬间斩落一头星兽身上的黑气。她的剑法灵动飘逸,像青云观的名字一样,带着股出尘的锐气。

可星兽实在太多,且悍不畏死,很快就冲破了阵法的一角,一头星兽直扑队伍里最小的那个师妹。师妹吓得闭上眼,却迟迟没等来预想中的疼痛,睁眼一看,林辰正站在她身前,剑鞘稳稳地挡在星兽面前。

鞘上的微光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星兽被光一照,竟像被无形的墙弹开,摔在地上呜咽不止,身上的黑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这是……”云舒看得一怔,她的剑法能斩断黑气,却从未见过能让黑气自行消散的力量。

林辰没拔剑,只是握着剑鞘,缓缓往前走。微光所过之处,星兽们纷纷后退,眼里的凶戾渐渐被恐惧取代,最后竟夹着尾巴逃进了密林深处,比在落霞谷时退得更彻底。

“林兄的剑鞘……”云舒收起剑,语气里满是惊叹,“竟有如此净化戾气的力量。”

林辰笑了笑:“不是剑鞘的力量,是里面藏着的心意。这些星兽被戾气控制,却还保留着一丝对‘暖’的敬畏,就像再冷的冰,也会怕太阳。”他指着刚才被光照射过的地面,那里的野草竟抽出了嫩芽,带着点淡淡的绿意。

云舒看着那些嫩芽,又看了看林辰的剑鞘,突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真正的至刚,藏在至柔里;最锐的锋芒,裹在最暖的心意中。”她以前总不懂,此刻却好像摸到了点什么。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抵达望星台。台顶的石碑早已风化,刻着的古咒模糊不清,中央的镇星灯台只剩下个残破的石座,周围弥漫着浓浓的黑气,比岭里其他地方都重。

“难怪星兽都往黑风岭聚,这里的戾气是源头。”云舒皱眉,“镇星灯灭了,古咒的力量散了,戾气就像没了闸的洪水,到处乱涌。”

林辰走到石碑前,指尖拂过模糊的刻痕。剑鞘上的微光顺着他的指尖渗入石碑,那些被戾气侵蚀的古咒,竟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他认出那是一种古老的“安灵咒”,不是用来攻击的,而是安抚生灵的心神,与他剑鞘里的暖意恰好相合。

“我来试试重燃镇星灯。”林辰走到石座前,将剑鞘放在上面。鞘上的微光与石座产生共鸣,无数细碎的光点从鞘里飞出,像萤火虫般围绕着石座盘旋。他闭上眼,将掌心的金纹源源不断地注入剑鞘,那些光点突然汇聚成一道光柱,直冲云霄。

光柱穿过黑风岭的阴霾,在北域的夜空中炸开,化作漫天星雨。星雨落下时,带着温暖的金纹,所过之处,黑气消融,草木复苏,连远处村落里的灯火都亮得更旺了。

石座上的镇星灯,竟真的重新燃起了——那不是火焰,而是一团柔和的光,与林辰剑鞘上的微光一模一样,静静地悬浮在台顶,将整个望星台照得如同白昼。

“亮了!真的亮了!”云舒的师弟师妹们欢呼起来,连云舒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眼里闪着光。

林辰望着那团光,突然感觉到剑鞘轻了些,像是有什么东西留了下来。他知道,那些藏在鞘里的暖意,有一部分永远留在了望星台,与镇星灯一起,守护着这片土地。就像无锋上师的竹剑化作剑心,他的剑鞘,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把守护的心意传递下去。

夜渐深,镇星灯的光芒笼罩着黑风岭,再没有星兽敢靠近。云舒和师弟师妹们围着篝火休息,林辰则坐在望星台边,看着远处被灯光照亮的夜空。他从怀里摸出小姑娘给的“守”字木牌,放在剑鞘旁,木牌与鞘上的纹路完美契合,像是本就该在一起。

他想起落霞谷的村民,想起守林村的老者,想起云舒和她的同门,想起无数在北域土地上默默守护的人。他们就像这镇星灯的光,或许微弱,却能照亮彼此的路;他们的心意,就像这剑鞘上的纹路,或许细碎,却能织成最坚韧的网。

而他的剑,他的鞘,不过是这张网里的一根线,一头连着无锋上师的嘱托,一头系着人间的烟火。这根线不必有多锋利,能把散落的光串起来,就够了;不必有多耀眼,能让赶路的人知道“有人在守着”,就够了。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林辰起身与云舒道别。云舒看着他腰间的剑鞘,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林兄的上师,莫非是‘无锋上师’?”

林辰脚步一顿,回头笑了笑:“他说,不必记他的名,记得他的剑心就好。”

云舒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剑穗上的玉牌轻轻颤动,她突然明白师父为何总说“剑神不在传说里,在人间烟火里”。或许有一天,她也能像林辰这样,让自己的剑,藏起锋芒,只留暖意。

林辰继续往北走,剑鞘上的微光虽淡了些,却更温润了。阳光洒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路上遇到早起的村民,笑着与他打招呼,孩子们追着他的影子跑,像追着一串会发光的星子。

他知道,前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更浓的戾气,更凶的星兽,但他不再急着拔剑。因为他的剑鞘里,已装满了北域的晨光与灯火;他的剑心里,已刻满了“守”字的笔画。这些,比任何招式都更有力量,比任何锋芒都更能长久。

而这,正是他从剑冢走到人间,最终读懂的“剑神”真谛——所谓藏锋,是把锋芒化作照亮前路的光;所谓剑心,是把力量融成温暖人间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