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没有看羹汤,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小太监身上,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压迫感:“这汤,是尚食局何人所作?用了哪年的雪蛤?火候几何?”
小太监身体几不可查地一僵,随即头垂得更低,声音却稳定下来,用一种特殊的节奏轻声道:“汤非尚食局所制,乃故人遣心腹送来。雪蛤取自长白山,火候……恰是‘惊蛰’之时。”
暗号对上了。
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李煜看着眼前的人,知道这就是惊轲留下的联络人。他心中瞬息万变,无数念头闪过:拿下他?向李祚表功?不,那太蠢,李祚绝不会再信他,只会更快地清除他。
他沉默的时间很长,长到那小太监的额头微微渗出汗珠。
终于,李煜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无比,带着一种属于君主的、久被压抑的威仪:“告诉派你来的人。”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说得极慢,极重。
“第一,朕,不是他的傀儡。”
“第二,消息,朕会斟酌给予。朕要的,不是空口承诺,而是李祚势力切实受损的证明。”
“第三,若有丝毫不利于江南社稷之举,合作即刻终止。”
“第四,联络方式,依朕定的规矩来。下次,若再如此轻易潜入内殿,朕便视同刺杀。”
那小太监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化为深深的敬畏。他立刻躬身,应道:“是!小人……必定一字不差带到!”
“下去吧。”李煜挥了挥手,重新拿起词稿,仿佛刚才只是一次寻常的问话。
小太监如蒙大赦,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脚步比来时更快了几分。
殿门重新合上。
李煜放下根本看不进去的词稿,手指再次按上琴弦,这一次,他轻轻一拨。
“铮——!”
一个清越、却带着杀伐之意的单音破开夜的沉寂。
他看着跳动的烛火,眼中已再无犹豫与恐惧,只剩下冰冷的算计和一丝被激发出的、属于政治家的锐利锋芒。
“棋局,开始了。”他轻声自语,嘴角噙着一丝复杂难明的笑意,“李祚,惊轲……且看朕,如何在这死局中,觅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