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96章 元正嘉会,砺刃待春

第396章 元正嘉会,砺刃待春(1 / 2)

公元前184年 汉文帝四年 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汉文帝四年的元日,在连绵月余的风雪渐息、天气微显回暖中悄然来临。虽然北地高原依旧冰封雪裹,寒意彻骨,但岁序更迭带来的万象更新之意,已悄然弥漫在狄道城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楣上崭新的桃符替换了旧岁,街市间虽行人不如春夏熙攘,却也多了几分走亲访友、互道新禧的人气。靖王府内,更是张灯结彩,一派庄重而喜庆的节日气象。过去的一年(文帝三年),北地郡在靖王李凌的统领下,历经内外考验,终以一场酣畅淋漓的“雪夜烽燧”之捷收官,边境暂安,内政修明,西域经略亦取得突破性进展,可谓硕果累累。新岁伊始,万象更新,正是总结既往、规划未来的关键时节。依照礼制,元日需举行隆重的朝贺大典,郡府百官将齐聚靖王府,向王爷恭贺新禧,并聆听新年训示。此后直至正月十五上元节,虽政务不休,然节奏稍缓,多为礼仪往来、抚慰赏赐之事。李凌利用此段时节,一方面主持各项新年庆典与祭祀,稳定人心,彰显威仪;另一方面,则与核心僚属及世子李玄业,更深入地复盘去岁得失,研判当前局势,最终敲定文帝四年北地郡的施政总略。世子李玄业经历去岁诸多历练,尤其在岁末已开始独立处置部分政务并参与高端决策后,于此新年伊始,更被赋予重任,协助父王总揽元日大典的筹备与执行,并更深入地参与到新年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其地位与作用愈发凸显。然而,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之下,来自边境的零星警讯与西域商队的遥远讯息,仍在提醒着北地高层,安宁并非理所当然,新的挑战或许就在不远处。

正月初一,元日。黎明时分,狄道靖王府中门洞开,旌旗仪仗森然列队。郡府文武百官,自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都尉赵破奴以下,直至各曹署掾史、各县令长,皆身着崭新朝服,依品秩勋阶,肃立于大殿前的广场之上。殿内,钟鼓齐鸣,雅乐悠扬。靖王李凌身着诸侯王冕服,神色庄重,端坐于王座之上。世子李玄业身着世子礼服,立于王座左下首,面容沉静,目光湛然。

吉时已至,赞礼官高唱:“元正嘉会,肇启新岁——百官朝贺!”

以周勃为首,百官整齐划一,躬身行礼,齐声高呼:“臣等恭祝王爷新岁康泰,福泽绵长!愿我北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声浪震殿,气势恢宏。

李凌微微抬手,声音平和而充满威仪:“众卿平身。旧岁已逝,新岁肇始。去岁一年,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百官勤勉,百姓辛勤,我北地内修政理,外御强胡,西拓疆略,皆有所成。此乃在座诸卿与全郡军民同心协力之功!本王在此,谢过诸位!”

“臣等不敢!此乃臣等本分,皆赖王爷运筹帷幄,统御有方!”百官再拜。

随后,李凌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新年训词,回顾了去岁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及高阙、朔方诸捷及西域进展),表彰了有功之臣,并勉励全体官吏在新的一年里,恪尽职守,勤政爱民,武备不懈,继续为巩固北地、拱卫汉室而努力。最后,他宣布依制赏赐百官缗钱、布帛、酒肉各有差,并赐宴于偏殿。

整个朝贺大典,仪式庄严,秩序井然,充分展现了北地郡统治集团的精气神与凝聚力。世子李玄业全程参与,举止得体,沉稳大气,其日益凸显的地位与风范,给在场百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朝贺礼毕,赐宴之后,李凌并未沉浸于节日的松懈之中。正月初三,他便召集核心僚属周勃、公孙阙及世子李玄业,于书房举行小范围的新年战略会议。

“旧岁篇章已翻过,新年大计需早定。”李凌开门见山,“勃兄,子通,业儿,依你等之见,我北地今岁当秉持何等方略?重点又当置于何处?”

周勃率先发言,持重而言:“王爷,去岁我北地虽战果辉煌,然亦耗力颇巨。今岁开春,匈奴经野狐岭之败,又值春荒,短期内恐无力大举南犯。然,其困兽之斗,小规模窜扰必不会少。西域方面,商队已抵乌孙,然局势未明,后续如何支援、经营,需谨慎谋划。故,老臣以为,今岁方略,当以‘内固根本,外稳边防,西事缓图’为上。重点在于:春耕生产、吏治民生、边塞防务。待秋粮入库,府库更盈,再视西域情势,决定下一步动作。”

公孙阙则从战略进取角度补充道:“周长史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然,阙以为,西域之略,既已得朝廷认可,又已投入巨资(商队),便如箭在弦上。今岁虽不宜冒进,然亦不可全然‘缓图’。当‘以稳为主,以谋为辅’。重点在于:一、 加强与玉门屯所联系,将其建成坚固前沿。二、 持续搜集西域、匈奴情报,尤其是军须靡与阿莫里战事、匈奴西进兵力动向。三、 待商队返回,依其带回之情报、建立的渠道,再定后续经略之细节。四、 加强与河西羌胡部落联系,稳固走廊。如此,看似未大动,实则步步为营,为将来大进打实基础。”

李凌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目光转向李玄业:“业儿,你且说说。”

李玄业凝神思索片刻,从容道:“父王,周世伯与公孙先生之言,皆有理据,一重内固,一重外谋。儿臣以为,新年之策,或可合二为一,定为‘守中蓄力,伺机而进’。守者,非消极防守,乃是巩固去岁战果,夯实根基。 如周世伯所言,全力保障春耕,深化吏治,抚恤士卒,使民心安,仓廪实,兵力强。蓄力者,乃是积极准备,创造未来进取之条件。 如公孙先生所言,加强对西域情报搜集与分析(新设之‘讯曹’正可于此发力),巩固玉门屯所,经营河西走廊,等待商队带回关键信息。一旦时机成熟(如军须靡大胜阿莫里,或匈奴主力西进受阻),便可迅速行动,或加大援助,或遣使联络更西诸国。故,今岁重点,在于将‘内固’与‘外谋’紧密结合,以内政之丰盈,支撑外略之谋划,以外情之洞察,引导内政之侧重。 具体而言,春夏季,重心在内政与边防;秋冬季,则视情加大对外经略的投入。”

李凌听罢,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善!业儿此论,颇有见地,能统合内外,兼顾当前与长远。‘守中蓄力,伺机而进’,八字甚妙!便以此为我北地文帝四年之总略!”

他随即决断:“勃兄, 内政边防,便依你之议,由你总揽,务求扎实。春耕乃重中之重,需倾力保障。子通, 西域、河西之外谋,由你负责。玉门屯所需增兵、积粮、修械,使其真正成为要塞。讯曹需全力运转,汇总分析各方情报,每旬呈报一次要略。河西羌胡,可适当增加茶马盐铁贸易,笼络其心。业儿, 你协助周世伯处理日常政务,并总管讯曹之事,负责情报汇总分析,提出研判意见,报我阅览。此外,新岁各曹预算审核、官吏考绩后续事宜,亦由你先行核阅,提出建议。”

“臣(老臣)(儿臣)谨遵王命!”三人齐声领命。新年的大政方针,于此定调。

【系统提示:宿主于新年伊始精准把握战略节奏,制定“守中蓄力,伺机而进”之策,展现出卓越的统治艺术与战略前瞻性… 宿主状态:政权运行平稳有序,战略方向清晰明确,继承人通过参与高端战略制定,宏观思维与决策能力得到关键性提升…】

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五,北地郡在靖王府的统领下,按照新定的方略,开始了新一年的运转。虽然正值新年,然政务军务并未停歇。各级官署陆续开印视事,春耕的准备工作悄然启动,边塞的防务巡查一如既往的严密。

世子李玄业迅速投入到父王交托的新任务中。他每日花费大量时间阅览讯曹报送来的各方文牍:朔方赵破奴报来的边境胡骑零星活动记录、玉门屯所发回的西域风向传闻、河西羌胡部落互市的账目、乃至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匈奴境内零星消息。他需要从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并写成简明的摘要,附上自己的初步判断,呈报父亲。这项工作极其繁琐,却至关重要,极大地锻炼了他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战略洞察力。同时,他还需审核各曹上报的新年度预算草案,核对数字,评估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其处事高效、思虑周详,令周勃等老臣倍感欣慰。

李凌则一边掌控全局,一边利用相对闲暇的时节,对李玄业进行更深入的指点。时常在审阅完儿子呈送的情报摘要或预算意见后,将其唤至身边,询问其分析思路,点拨其疏漏之处,引导他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