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61章 春耕巡边,西进深谋

第361章 春耕巡边,西进深谋(2 / 2)

李凌静静聆听众人意见,沉吟良久,方决断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西进之利,已毋庸置疑。然,勃兄‘步步为营’之策,甚为稳妥。当前,我意有三:”

“其一,立即组建第二批官督商队。 规模扩大至驼三百峰,马五百匹,护卫增至八百精骑。货品除常规丝绸瓷器外,可增加部分精品蜀锦、漆器、药材,提高档次。主要目标,仍是楼兰、龟兹,力求签订长期贸易契约,建立固定交易场所。”

“其二,着手筹建‘西域都护府’之前哨——‘玉门关外屯所’。 选址玉门关外百里处险要水源地,筑垒屯兵,驻军五百。名义上为保护商队、接待使者,实则为未来经略西域之前进基地。此事需极度隐秘,分批进行,由破奴亲自督办。”

“其三,加大情报搜集。 子通,你要派最得力之人,随商队西行,重点摸清匈奴在西域的具体兵力部署、活动规律,以及西域各大国、各部族之间的真实关系、矛盾焦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其四,尝试与西域开展技术交流。 可招募或派遣精通农艺、水利、冶铸的工匠随行,了解西域技术之长,亦可传播我中原先进技艺,以技促商,以商通谊。”

“王爷深谋远虑,臣等(末将)佩服!”众人齐声领命,对西进前景充满期待。

李玄业在旁聆听,心潮澎湃。他意识到,父亲的“西进经略”,已从单纯的商业冒险,向建立据点、搜集情报、技术交流等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拓展,其眼光之长远,谋划之周密,令人叹服。

四月中的,边境传来警讯。公孙阙密报:匈奴右贤王部近期活动频繁,其麾下数个千骑队开始向南移动,游弋于阴山以南、朔方故地以北的草原地带,似有趁春荒南下劫掠的意图。同时,有迹象表明,右贤王正试图拉拢河西走廊的一些羌胡小部落,许以财物,意图不明。

李凌闻报,立即召见赵破奴。

“破奴,胡虏蠢蠢欲动,边境防务需即刻加强。传令各边塞,增派斥候,严密监控胡骑动向。守军提高戒备,烽燧日夜值守。另,精选三千骑卒,由你亲自统领,秘密前出至边境百里处隐蔽待机,若小股胡骑入寇,则坚决歼灭;若遇大队,则迟滞袭扰,并及时报警。”

“末将得令!定叫胡虏有来无回!”赵破奴领命,即刻部署。

李凌又对周勃道:“勃兄,速以本王名义,行文河西休屠、浑邪等大部,告知匈奴异动,提醒其加强戒备,勿为右贤王所诱。并可暗示,若其能助我监视胡虏,或切断其与河西小部联系,我北地愿在互市时给予更多优惠。”

“老臣明白,这就去办。”周勃应道。

处理完边境军务,李凌对李玄业道:“业儿,你看,边患从未远离。春耕虽忙,战备不可松。内政外交,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今日之决策,便是要防患于未然,以最小的代价,维护边境安宁。”

“儿臣明白。父王未雨绸缪,以静制动,正是《孙子》所言‘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之理。”李玄业答道。

四月末,春耕基本结束,田野里一片新绿,禾苗茁壮成长。北地郡在靖王李凌的精心治理下,平稳度过了春忙时节,为今年的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批西域商队的筹备工作已接近完成,玉门关外屯所的选址勘探也已秘密展开。边境上,北地军严阵以待,匈奴右贤王部的试探性动作在遭遇几次小规模、干净利落的打击后,似乎又暂时收敛了起来。

靖王府书房内,李凌看着案头各地报来的春耕汇总文书,以及西域、边境的最新简报,脸上露出了些许欣慰之色。他转头对正在整理文书的李玄业道:“业儿,春去夏来,万物生长。我北地今岁开局,尚算顺利。然,需知‘行百里者半九十’。后续田间管理、夏收夏种、边防巩固、西进拓展,事事皆需用心,时时不可懈怠。”

“父王教诲的是。儿臣定当时时自省,协助父王,处理好每一桩事务。”李玄业恭敬应道。

窗外,夕阳西下,将狄道城染上一层金辉。春日的忙碌暂告一段落,但北地这艘航船,在靖王李凌的掌舵下,正承载着希望与谋划,驶向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盛夏。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文帝纪:“(文帝)元年春,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

* 家族史·始祖本纪:“文帝元年三下至四月,凌公亲巡春耕,督导农事,兴修水利,民生得安。西域商路利厚,遂定策扩编商队,密设玉门外屯所,西进益深。匈奴右贤王部异动,凌公加强边备,预作防范。世子玄业随行观政,益知本末之道。”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春播希望,上帝恤民勤政,圣域西拓有方,圣嗣习实务知缓急。”

* 北地秘录·凌公春耕西进:“李凌重农固本,西进之志愈坚,设屯所于玉门外,备边慑胡,世子随习,北地根基日深。”

(第三百六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