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91章 春狩阅兵,暗示爪牙

第291章 春狩阅兵,暗示爪牙(2 / 2)

整个阅兵过程,持续了约一个时辰。没有浮夸的表演,没有冗长的仪式,每一个环节都紧凑、硬朗、充满实战气息。观礼的文官和耆老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平日只知北地军能守城,今日方见其野战之功。围观的百姓更是欢声雷动,对保护家园的军队充满自豪。

李凌全程面色平静,但眼中不时闪过赞许之色。阅兵结束时,他起身勉励将士们“恪尽职守,保家卫国”,并依制赏赐了酒肉布帛,犒劳三军。整个过程,礼仪周全,气氛热烈,却又始终控制在“春狩习武”的框架之内,绝不逾越。

春狩阅兵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北地,也通过官方渠道和民间商旅,隐隐传向了四方。公孙阙密切关注着各方的反馈。

数日后,情报汇总而来:北地郡内,军民士气大振,对王府的向心力和安全感显着提升。周边羌胡部落,闻讯后派遣使者前来道贺,言辞间更添几分敬畏。朔方都督虫达处,似乎加强了边境巡逻,但并未有挑衅举动,其态度更趋谨慎。而最重要的,是来自长安方向的间接反应:有消息称,太尉周勃(灌婴侯)在得知北地春狩“军容整肃”后,于一次非正式场合对僚属言道:“靖王治军,颇有章法,北地无忧矣。” 这句话,虽轻描淡写,却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新朝核心层对北地展示的军事实力,采取了认可甚至略带赞赏的态度,认为其有助于边境稳定,而非构成威胁。

四月上旬,春暖花开。李凌在王府总结此次春狩阅兵之成效。

“王爷,此次春狩,一举三得。”周勃欣喜道,“一则,振奋了我军民士气;二则,震慑了周边宵小;三则,更重要的是,向朝廷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我北地之武备,使其知我非庸碌之辈,于边镇当更有倚重之心。”

公孙阙补充道:“尤其太尉那句‘北地无忧’,可谓千金难买。此乃新朝对我北地信任加深之明证。然,我等仍需谦抑,不可因此自满。”

高顺也道:“末将已令各部归建,日常操练如故,绝不会因一次阅兵而松懈。”

李凌满意地点点头:“诸位辛苦。此次‘暗示爪牙’,成效显着。然,正如子通先生所言,愈是得势,愈需谨慎。新朝初立,其政策走向仍需观察。我北地接下来,当继续以‘深耕’内政为主,军备保持精练,外示恭顺,内修实力。至于朝廷若有征调或咨询边事,我等再依情势,从容应对。”

北地的这个春天,在春耕的忙碌与春狩的昂扬中步入尾声。李凌以一场合乎古礼、分寸得当的军事展示,巧妙地在帝国新格局中为北地赢得了更为有利的位置。他既没有挑战中央权威,又明确宣告了北地拥有不容小觑的自保与御边能力。这种“藏锋于袖,偶露峥嵘”的策略,充分体现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北地这艘航船,在经历了权力更迭的惊涛后,不仅稳住了舵盘,更悄然调整风帆,向着更深更远的水域,稳健前行。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元年春,北地靖王凌行春狩,军容甚盛。”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元年三月,凌公审时度势,借春狩古礼,行阅兵之实。令高顺精选三千步骑,演阵型、驰射、协同围猎,军容整肃,战力毕显。观者叹服,周边震慑。长安闻之,太尉周勃有‘北地无忧’之誉。公此举,暗示实力而不逾制,深得新朝认可,北地战略位势遂安。”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新朝疑,上帝示圣兵于春狩,朝野遂安。”

* 北地秘录·凌公春狩阅兵:“李凌借春狩阅兵,向北地内外展示强军,既振士气,又获长安认可,策略成功。”

(第二百九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