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84章 天使将至,北地展颜

第284章 天使将至,北地展颜(2 / 2)

灌何与张释之翻身下马,灌何虚扶一下,语气还算平和:“靖王殿下请起。本官奉皇帝陛下旨意,前来宣慰边陲,有劳王爷远迎。”

双方依礼寒暄后,使者队伍被迎入狄道城。沿途所见,市井繁华,百姓安居,秩序井然,灌何与张释之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颔首。

入城后,在郡府正堂举行了庄重的宣慰仪式。灌何宣读皇帝诏书,褒奖北地军民戍边之功,赏赐帛帛钱粮若干。李凌率众叩谢天恩,言辞恳切,表达了对新朝的无限忠诚与感恩。仪式后,李凌设宴为使者接风,席间礼节周到,气氛融洽,但话题多围绕边地风土、民生疾苦,李凌与周勃等人对答如流,数据详实,绝口不提朝政敏感话题。

次日开始,宣慰使便展开了正式的“察访”工作。在周勃陪同下,灌何与张释之视察了郡府仓廪,看到粮食堆积如山,账目清晰;巡视了狄道城防和部分军营,高顺安排的校阅虽规模不大,但士卒精神抖擞,操练有素,军械保养得当;还随机走访了城外的乡亭,与老农交谈,了解春耕和赋税情况,百姓皆称颂王府治理。张释之尤其细致,不时询问律法执行、狱讼处理等具体政务,周勃与相关曹吏皆能依据法规实例从容应对。

整个过程,北地郡展现出的是一片政通人和、军备休整、仓廪充实的景象,既无骄兵悍将之态,亦无疲敝凋敝之容,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扎实。李凌在陪同过程中,态度始终恭敬而不卑微,自信而不张扬,言谈间处处体现以国事为重、以边民为念的臣子本分。

数日考察下来,灌何面露满意之色,对李凌的称呼也愈发客气。张释之虽依旧不苟言笑,但其严谨的目光中,也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认可。使者临行前,李凌再次设宴饯行,并呈上早已备好的谢恩表及北地特产若干,礼数周全。

送走宣慰使后,周勃、公孙阙、高顺皆松了一口气。

“王爷,观二位使者神色,此次宣慰,应是无虞矣!”周勃欣喜道。

李凌遥望使者远去的烟尘,目光深远:“初步考校,算是过关。然,新朝对我北地之最终定位,非一次宣慰可定。我等仍需戒慎恐惧,勤修内政,稳守边陲。勃兄,春耕既毕,夏耘管理需立即跟上。子通先生,长安动向,尤新朝对我北地之评议,需持续关注。高顺将军,军备不可松懈。北地之基业,在于持之以恒。”

“臣等明白!”三人肃然应道。

天使的来临与离去,如同一阵春风,拂过北地。它带来了新朝的关注,也带走了北地治理有方的信息。经此一役,李凌更加确信,唯有将根基打得无比牢固,方能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北地的这个春天,在紧张而有序的迎接与展示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即将到来的夏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高后纪:“高后五年夏,遣使宣慰北地,靖王凌接洽如仪,边事修明,使还奏称善。”

* 家族史·始祖本纪:“高后五年四月,新朝遣灌何、张释之宣慰北地。凌公定‘展颜’之策,令周勃备迎仪、肃内政,公孙阙筹应对、密咨情,高顺整军容、示守备。使者至,凌公率众恭迎,导其观仓廪、阅军容、访乡里,北地政通人和、军备整肃之象尽显。使还,凌公戒属员益加勤勉。”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新朝使至圣域,上帝示以政和军整、恭顺守边之象,使悦而归。”

* 北地秘录·凌公迎天使:“新朝宣慰使至,李凌周密准备,适度展示北地治理之功,军备之实,恭顺之诚,使者满意而去,北地声誉益彰。”

(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