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闻言,纷纷应道:“全凭主公安排。”
陈宇又叮嘱了几句 “有需要尽管跟侯府下人说”,便起身离开偏厅。刚走到回廊,便见亲兵来报,“天水姜太守已到府外”,紧接着入夜后,又陆续有亲兵来报,“陇西况钟“深夜抵达”“敦煌宋慈、酒泉纪晓岚先生同路赶来”,直至子时,张掖许有功也终于到了姑臧。
侯府的客房一盏盏亮起灯火,陈宇站在二楼窗前,望着庭院中往来的侍女与亲兵,心中稍稍安定,九郡主事已齐,明日,便能好好谋划凉州的未来了。
次日上午,姑臧城的晨光刚穿透云层,洒在侯府议事厅的青瓦上,厅内已齐聚凉州核心僚属。陈宇端坐主位,左手缠着的白色纱布在玄色锦袍映衬下格外显眼,却丝毫不减其眼底的沉稳与锐利;下首两侧分列文武,左侧包拯、高士廉等七位召来的名臣皆着官服,神色肃然,天水太守姜岐尤为醒目 —— 作为天水姜氏家主,他身着青色绣云纹官袍,腰间系着世代相传的玉带,周身自带宗族领袖的威严;右侧霍去病、高长恭、袁崇焕三员武将按剑而立,铠甲上的铜扣泛着冷光,管仲与纪纲则分坐两端,前者掌武威郡政务,后者统管密探与治安,二人虽着便服,却如定海神针般镇住场面,整个议事厅静得只闻呼吸声,唯有烛火跳动映得众人身影明暗交错,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期待。
“诸位先生、将军,今日召众人齐聚,核心是议两件事:一是各郡世家豪强的治理之策,二是寒门人才选拔的落地章程。” 陈宇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昨日诸位从各郡赶来,一路劳顿,今日无需拘谨,凡各郡世家动向、治理难题,尽可直言。”
话音刚落,敦煌郡的宋慈已起身拱手,手中捧着一卷用红绳捆扎的竹简,指尖因常年断案而带着薄茧:“主公,敦煌近来有两桩事需禀明。其一,豪强赵昂上月借安置流民之机,私占城东二十亩良田,谎称是‘祖上遗留’,流民虽怨声载道,却因赵昂势大不敢声张;其二,本地张氏、索氏两大世家垄断丝绸商路,过往商队需向两家缴纳三成‘护路钱’,稍有不从便会遭‘盗匪’劫掠,属下已派密探查实,那些‘盗匪’实为两家私兵。只是张氏、索氏在敦煌扎根百年,族中子弟遍布郡府,贸然处置恐引发动荡,还请主公示下。”
“竟有此事!” 陈宇眉头微蹙,指节轻轻叩击案几,“敦煌是丝绸之路咽喉,商路不通则凉州财路受阻,流民无田则易生乱。” 他转头看向身侧的纪晓岚,“纪先生,酒泉与敦煌相邻,且黄华、李氏两家是此前抵御鲜卑的功臣,酒泉世家近来可有异动?”
纪晓岚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语气缓和了几分:“回主公,酒泉多亏黄华与李氏带头守边,两族如今安分得很,不仅主动将私兵编入郡府联防,还开仓接济周边流民,在郡中威望极高。只是寒门子弟求官者虽多,两族因顾念旧交,举荐时仍优先推选故友子弟,寒门人才暂难出头。属下已私下与两族族长约谈,他们倒也通情达理,愿配合后续的寒门举荐制。”
陈宇闻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功臣世家当赏,更要引其做表率,纪先生此举甚妥。另外,此前酒泉之战中阵亡的岳家军英烈家属,及受灾百姓,安置之事可有眉目?”
“主公放心!” 纪晓岚连忙答道,“此事是于谦先生、岳帅与属下一同操办,已按主公之意,为英烈家属分了良田与宅院,孤寡老人接入郡府养老院,孩童送入蒙学,一应开销由州府承担,确保老有所依、幼有所教。”
陈宇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张掖郡的许有功:“许先生,张掖世家近况如何?” 许有功起身时,官袍下摆扫过凳脚,带出一声轻响,他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主公,张掖有两处需留意。本地豪强和鸾虽未私占土地,却暗中圈养两百私兵,对外称‘护院’,实则常带私兵在张掖、武威交界地带巡查,隐隐有扩张之势;另有苏氏、泛氏两大士族,近来与和鸾往来频繁,据传已有联姻之意,属下担心三家联手后,会染指张掖盐铁,届时恐难管控。”
提及武威郡,陈宇看向管仲:“武威是州治所在,世家动向关乎全局,先生可有发现?”
管仲起身时身姿挺拔,声音温和却条理清晰:“回主公,武威豪强以颜俊为首,此人近来借‘修缮宗族祠堂’之名,强征周边农户劳役,且分文不付。农户来府衙告状,颜俊却以‘宗族内务,与官府无涉’搪塞;本地赵氏、李氏两大士族虽未公然违规,却对寒门举荐消极应付,上月纪纲先生令两族举荐寒门子弟,赵氏只推了一个只会死读经书的书生,李氏更直言‘族中无可用寒门’,显然是不愿放权。好在纪纲指挥使已派密探盯着颜俊,暂无谋逆之举。”
纪纲随即补充,语气带着几分果决:“属下已查清,颜俊强征的劳役确是用于修缮祠堂,暂无反心,但强征之举已惹民怨,若不及时处置,恐生变数。”
“这些世家豪强,仗着根基深固,竟视律法民生如无物!” 霍去病按捺不住,手按剑柄,声音带着几分怒气,“若他们敢公然抗命,末将愿带轻骑前往各郡,定能震慑宵小!”
“去病将军稍安勿躁。” 管仲连忙起身劝道,语气温和却不失坚定,“武力震慑只能解一时之急,若想长久安稳,还需以制度制衡。主公昨日提及的‘寒门举荐制’与‘扶持忠良世家’之策,正是破解世家专权的关键。”
陈宇点头认同,目光转向姜岐:“姜老,天水如今以姜家独大,您既是天水太守,又是姜氏家主,若在天水推行寒门举荐制,可有顾虑?或是需州府提供何种支持?”
姜岐拱手时,腰间玉带发出轻响,他语气诚恳:“主公,天水姜家虽为大族,却也明白‘独木难支,独大易折’的道理。此前抵御曹操时,不少寒门子弟冲锋陷阵,却因无门路而难入仕途。若主公推行举荐制,姜家愿带头举荐三名寒门人才,且属下可说服天水其他小世家配合,毕竟天水是凉州东大门,唯有凉州安稳,姜家与各世家才能长久立足,声望与安稳,远比独掌权力重要。”
“说得好!” 陈宇眼中一亮,语气愈发郑重,“姜老深明大义,这正是咱们要的‘制衡’与‘引导’。今日便定下三策:其一,各郡太守即刻返程,约谈本地世家,对酒泉黄华、李氏等功臣世家,以‘表彰其护边之功’促其带头推行举荐制;对敦煌张氏、索氏,张掖和鸾、苏氏、泛氏,及武威颜俊、赵氏、李氏,明言‘私占土地、垄断商路、圈养私兵’皆为禁令,限半月内整改,既往不咎,若逾期不遵,必严惩不贷;武威之事,便劳烦管仲先生与纪纲指挥使亲自处置,务必震慑豪强。其二,全面推行寒门举荐制,各郡世家需至少举荐两名寒门子弟,举荐人才若经考核合格,为其家族记‘功’一次,可减免次年一成赋税;姜家带头举荐三名,额外赏绢百匹、匾额一方,以示表彰。”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纪纲:“纪纲,各郡世家动向,尤其是敦煌、张掖的重点对象,需派密探全天候盯防,若有暗中阻挠、阳奉阴违之举,即刻禀报州府,不可延误。”
“属下遵令!” 纪纲躬身应道,声音铿锵。
陈宇继续说道:“咱们治世,既要‘抑恶’,也要‘扬善’ 除了约束豪强,还需扶持忠良世家。姑臧麴家、甄家,酒泉黄家、李氏,陇西李家,西平卢家、崔家,这几家或忠心事主,或有功于凉州,你们需重点关注。另外,三日后侯府将举办招亲宴,凉州所有将领都会到场,若将领与这些家族的女子有缘分,可优先结亲,以联姻之法,让这些家族成为咱们的嫡系,为凉州根基添砖加瓦。”
“主公英明!” 众人齐声起身拱手,声音整齐洪亮,震得厅内烛火微微晃动。陈宇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语气愈发凝重:“还有一事,各郡需加快郡兵的招募与训练。待凉州安定,咱们便要对鲜卑、西山八国用兵,届时各郡需守好后方,治理不可乱,治安不可松,万不能给这些不安分世家有可乘之机!”
话音未落,西平郡的包拯已率先起身,身形挺拔如松,声音沉稳有力:“主公,西平郡已招募郡兵五千,其中多是熟悉山地作战的羌人青壮,战力尚可。如今西平境内安稳,若各郡有需求,属下可即刻从西平郡兵中抽调两千,支援急需之处。”
紧接着,陇西郡的况钟也起身拱手,语气干脆:“主公,陇西郡已募得郡兵六千,多是曾随我抵御鲜卑的农户子弟,训练有素。虽陇西需防备鲜卑骚扰,但抽调一千支援各郡,尚不影响防守,有需要的同僚尽管开口。”
两人话音刚落,敦煌郡的宋慈便起身,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主公,诸位同僚,敦煌郡情况特殊,还望能支援三千郡兵。敦煌虽登记有郡兵两万,却有一万五千驻守玉门关,由杨行密将军统领防备西域;上月酒泉告急,我又抽调三千郡兵驰援,后随主公前往天水,至今未归。如今虽在加急招募,却一时难以补充,既要兼顾玉门关后勤,又要维护郡内治安,实在紧张。”
“宋先生莫急!” 纪晓岚连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安抚,“酒泉郡有岳帅的岳家军驻守边境,郡内治安稳定,郡兵暂时无用武之地。我可让酒泉郡兵驰援敦煌,缓解你的压力。”
“不可。” 陈宇抬手打断,语气坚定,“郡兵与边军职责不同,郡兵的核心是维护本郡治安与日常巡逻,边军则专注防御外敌,二者不可混淆调动。若将酒泉郡兵调往敦煌,酒泉本地治安恐生漏洞,给世家可乘之机。”
他略一思索,目光落在包拯与况钟身上:“包先生,你从西平郡抽调两千郡兵,即刻启程前往敦煌,协助宋先生维护治安、补充人手;况先生,你从陇西郡抽调一千郡兵,暂驻武威,填补州治周边的防守空缺。”
顿了顿,陈宇又看向霍去病,语气带着期许:“如今凉州守城军主力仍在陇西边境,由陈庆之将军统领防备西山八国。此前我抽调三万郡兵支援天水,才导致各郡郡兵短缺。待陈庆之将军率军返回姑臧,去病,你便接手这支守城军,加紧训练,待凉州内外安定,便与陈庆之将军一同领兵,进攻西山八国。”
“属下遵命!”
“末将领命!”
包拯、况钟与霍去病齐声应答,声音铿锵有力。
陈宇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多了几分叮嘱:“今日议的虽是眼前事,却关乎凉州长远。凉州只是咱们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根基必须打牢。你们无论是在军中任职,还是治理郡县,都要注意培养亲信人才,并非为结党营私,而是为了即便你们暂时离开属地,郡内、军中事务也能正常运转,不至于陷入混乱。”
他转头看向纪纲,语气严肃:“纪纲,镇抚司是凉州的耳目与屏障,需全力配合各郡郡守与军中将领。凡凉州境内有任何风吹草动,无论是世家异动,还是民生问题,都要及时与相关官员沟通,汇总后报给管仲先生,再由先生统筹协调,不可有半分延误。”
“属下明白!” 纪纲躬身应道,眼中满是郑重。
众人纷纷起身,再次拱手:“主公英明!”
陈宇看着眼前同心同德的僚属,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语气也缓和下来:“好了,今日议事便到这里。诸位从各郡赶来,一路辛苦,且在侯府多住几日。还有四天便是招亲宴,你们也留下来参加,一来能与其他同僚多熟悉,二来也看看咱们这新侯府的模样,感受下姑臧的风土人情。”
话音刚落,厅内气氛顿时轻松不少,包拯、纪晓岚等人脸上也露出笑意,纷纷应下。议事厅的烛火依旧跳动,却不再是此前的肃穆紧绷,而是多了几分同僚相聚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