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回姑臧(1 / 2)

四月末的天水城,春风已拂去寒意,太守府议事厅的窗扇敞开着,庭院里的柳枝垂着新绿,偶尔有花瓣随风飘进厅内,带着淡淡的花香。陈宇身着常服,端坐在主位上,指尖捏着一枚青铜令牌,目光落在厅中站着的刘伯温身上。自将汉中交接给刘璋、法正等人后,他便带着缴获的战利品与刘璋赠送的五万两白银、两万石粮草,一路疾驰返回天水,此刻刚歇下脚,便召来刘伯温听取镇抚司的密探情报。

刘伯温手持一卷情报,声音沉稳地念道:“主公,据镇抚司密探回报,江东孙策率十万大军攻破徐州三城,斩杀曹军数万,缴获粮草十几万石,后因曹操派典韦领三万豫州兵驰援,且河北大军将至,遂率军撤回江东;刘璋派往樊城的三万益州军已顺利抵达,与刘备汇合,如今刘备驻军樊城,兵力已近六万;曹操从河北调集的三十万大军,已分别入驻徐州、豫州边境,由夏侯渊、夏侯惇兄弟统领,对江东与樊城形成威慑。”

陈宇微微颔首,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心中暗道:“这些与记忆中的三国轨迹并无出入,接下来便是刘表病逝、荆州易主,刘备丢樊城、请孔明,最终联合江东抗曹,才有赤壁之战。” 他抬眼看向刘伯温,语气平静:“传令下去,让镇抚司加派人手,密切关注中原动向,尤其是荆州与樊城的变化,一有消息,即刻回报。”

“属下明白。” 刘伯温应下,又展开另一卷情报,“另有一事,鲜卑草原那边,袁氏三子袁尚、袁熙、袁谭已与轲比能交恶。袁氏三子依仗麹义的勇武,率部击退轲比能,目前已在草原南部扎营筑寨,看其架势,似有长期驻扎鲜卑之意。”

“长期驻扎?未必。” 陈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袁氏三子心中只有匡扶袁绍基业,眼下不过是暂避曹操锋芒,在鲜卑寻找反扑时机罢了。”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算计,“伯温,你可让镇抚司密探暗中泄露消息,就说曹操已从河北撤出三十万大军,如今河北四州的驻军不足二十万。”

刘伯温眼中一亮,瞬间明白陈宇的意图:“主公是想让袁氏三子误以为河北空虚,进而袭扰曹操后方,牵制其兵力?”

“正是。” 陈宇点头,“曹操虽将主力放在中原,但若让他毫无顾忌地扩张。让袁氏三子去搅一搅河北的局,正好能限制他的脚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传令岳飞,让他派一支精锐小队潜入鲜卑,摸清楚轲比能、步度根的兵力部署,以及那些与他们不合的小部落分布。鲜卑草原物产丰饶,且是凉州北部的屏障,我们不能只看着袁氏与轲比能争斗,也要准备进军鲜卑,把这块草原牢牢掌握在凉州手中。”

“属下即刻去安排。” 刘伯温拱手应下,刚要转身,却被陈宇叫住。

陈宇揉了揉眉心,语气中多了几分柔和:“还有一事,凉州驿站与军工坊的建设,还要劳烦先生多上心,务必尽快落实启用。尤其是军工坊,涉及新式武器的打造,一切流程都要严格保密,绝不能泄露半点消息。” 他话锋又转,眼中闪过一丝牵挂,“我准备今日便动身返回姑臧城,已月余没见到木兰,心中实在放心不下。”

刘伯温闻言,笑着劝道:“主公不必担忧,夫人身边有李迅先生照料,饮食起居皆有妥当安排,且夫人身边的护卫也都是精锐,定能保夫人平安。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了些,“夫人身孕已有半年,春日气候多变,主公回去后多陪陪夫人,也好让夫人安心。”

陈宇点头,目光扫过厅外的春光,心中对姑臧的思念更甚:“天水城的防务与政务,就交给先生与项帅了。项羽将军刚从汉中回来,需让他好生休整,另外,长安城那边的曹军动向也要盯紧,若有异动,即刻传信给我。”

“主公放心,属下定不辱命!” 刘伯温躬身行礼。

陈宇不再多言,起身走到厅外,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意融融。他望着姑臧城的方向,翻身上马,身后的亲兵早已备好行囊,一行人踏着春风,朝着姑臧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 那里有他牵挂的人。

马蹄声在官道上疾驰了大半日,待抵达姑臧城时,夕阳已西斜,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城门楼上的 “姑臧” 二字在余晖中泛着暖光。城门口早已围了一群人,管仲身着青色官袍,纪纲则一身劲装,正带着数十名亲卫等候,而人群后方,两位女子亭亭而立:花木兰身着淡紫色襦裙,腹部已肉眼可见地隆起,一手轻轻护着小腹,眼中满是期盼;她身旁的甄宓则穿着月白色长裙,容颜倾国倾城,只是神色略有些局促,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裙摆。

陈宇翻身下马,快步上前,与管仲、纪纲匆匆点头打过招呼,便径直走向花木兰,小心翼翼地将她揽进怀里,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夫人,这月余未见,为夫好想你。”

花木兰靠在他怀中,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轻轻推了推他的胳膊,声音细若蚊蚋:“这么多下属看着呢,先回侯府再说。”

陈宇笑着点头,转头看向甄宓,语气诚恳:“这段时间辛苦甄小姐帮我照料夫人,甄家在姑臧城可安顿好了?”

甄宓连忙躬身行礼,神色依旧有些不自然:“回侯主,承蒙侯主关照,甄家已在城西寻得宅院,一切安顿妥当,多谢侯主挂念。”

陈宇颔首,不再多言,轻轻拉起花木兰的手,迈步走在前面,朝着新的靖安侯府方向而去。花木兰一边走,一边轻声介绍:“夫君,这新侯府建在姑臧城的最高点,虽面积比襄武城的旧府小些,却也是五脏俱全。管仲先生说,站在府里的楼台上,能俯瞰整个姑臧城的景致呢。”

陈宇闻言,转头看向身后的管仲,笑着道谢:“先生亲自督造侯府,辛苦了。有先生把关,这新府,某可是满心期待。”

管仲连忙拱手:“主公客气了,这都是属下分内之事。新府不仅沿用了陇西旧府的布局,还按主公此前的吩咐,在府中改建了一座‘黑楼’ —— 楼高十二层,通体用青黑色岩石砌成,正是用姑臧城遗留的古寺佛塔改造而成,站在楼顶,不仅能俯瞰全城,还能远眺凉州边境的动静。”

陈宇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当初特意嘱咐管仲建此楼,便是为了关押生擒的三国本土武将。他下意识转头看向队伍末尾,只见两名男子被亲兵押着,衣衫褴褛,头发散乱地遮住脸庞,正是此前在汉中与曹营生擒的段煨与张任。“纪纲,” 陈宇沉声下令,“将段煨、张任二人押入黑楼,派专人看守,不得有误。”

“属下领命!” 纪纲躬身应下,立刻安排亲兵将两人带走。

花木兰好奇地问道:“夫君,这两人是什么身份?为何要特意带回姑臧城,还关在那黑楼里?”

陈宇轻笑一声,伸手替她拂去肩上的落尘,含糊带过:“这两人一个是西凉军旧部,一个是汉中军将领,皆是有勇有谋之辈,留着他们,日后或许能派上用场。” 他没有提及要用两人提升武力的打算,只不想让花木兰为自己担忧。

一行人沿着依山而建的石阶缓步上行,一刻钟后,便来到新靖安侯府的门口。这座侯府果然气派非凡,正门是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嵌着铜制兽首门环,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烫金匾额,上书 “靖安侯府” 四个大字,笔法遒劲有力。府邸整体依山势而建,层层递进,青灰色的瓦檐在夕阳下错落有致,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府邸西北角那座十二层的黑楼 —— 它比侯府的其他建筑高出一大截,青黑色的岩石墙面在余晖中泛着冷硬的光泽,每层楼都设有窄小的窗口,窗口处隐约能看到守卫的身影,整座楼透着一股威严与威慑感,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静静守护着侯府,也监视着整座姑臧城。

陈宇望着眼前的侯府与黑楼,心中涌起一股安定感,这里不仅是他与花木兰的家,更是他在凉州扎根、图谋天下的根基。他握紧花木兰的手,轻声说道:“夫人,我们回家了。”

花木兰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温柔,一行人的身影渐渐走进侯府大门,消失在朱红门后,只留下夕阳余晖,静静洒在这座依山而建的侯府之上。

简单用过晚膳,餐桌上的几道菜皆是花木兰平日爱吃的,甄宓坐在一旁,偶尔为两人添些茶水,气氛安静而温馨。待用餐结束,陈宇嘱咐侍女好生照料花木兰与甄宓,便唤来纪纲,两人一前一后登上黑楼,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响,最终停在第十二层。

推开门,晚风带着春日的微凉拂来,整座姑臧城的夜色尽收眼底。没有后世的灯火璀璨,唯有家家户户窗棂透出的微弱烛火,像撒在黑夜里的星子,沿着街巷的脉络蜿蜒,勾勒出城池的轮廓;远处的城墙下,巡夜士兵的火把不时闪过,传来隐约的梆子声与甲叶碰撞声,为这份宁静添了几分安稳;更远处的祁连山,在夜色中化作一道深色的剪影,静静守护着这座凉州第一大城。

“纪纲,” 陈宇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沉稳,“‘蛛网’计划的孩童,全部转移到黑楼。镇抚司的根基也从今日起迁至此地 —— 黑楼地下三层,三层给孩童做训练场地,二层用于囚禁重犯,一层与地上一至六层作为镇抚司办公之地,每层对应一个情报级别,层数越高,情报越机密,人员安排必须严格筛选,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楼下的侯府,继续说道:“地上七至十一层暂时封闭,用于储藏机密卷宗与军械,派精锐守卫,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第十二层,除我特许,谁也不能上来,这里以后是我的独处之地。”

纪纲躬身拱手,语气恭敬:“属下明白,即刻便去安排,定不辱主公所托!” 说罢,转身快步下楼,脚步声很快消失在楼道里。

陈宇独自走到走廊边缘,凭栏远眺,晚风掀起他的衣袍。望着眼前的姑臧城夜色,一股自豪感涌上心头 —— 若不是他穿越而来,凉州此刻或许还在战乱中飘摇,百姓流离失所;而如今,城池安稳,军民齐心,这一切都是他一手促成。“天下大势已按预期推进,” 陈宇喃喃自语,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曹操即将图谋荆州,刘备会请出孔明,江东孙权也会严阵以待,赤壁之战不远了。待曹操战后称王,我便拿下鲜卑与西山八国,让凉州升级为‘王级’势力,届时系统商城开放,红薯、玉米的种子到手,凉州再无饥荒,子民衣食无忧……”

他的思绪渐渐飘远,仿佛已看到四王争霸的局面,看到自己率领凉州铁骑横扫天下,完成系统任务,最终回归故土的场景。直到夜露渐浓,凉意透过衣袍传来,陈宇才回过神,转身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