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动向(1 / 2)

司空府议事厅的众人陆续退去,厚重的木门在最后一人离开时缓缓合上,将厅外的脚步声与晨光一同隔绝。原本满是肃杀之气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曹操与郭嘉两人,烛火在案头跳动,映在冰冷的青砖地面上。曹操依旧坐在首位的楠木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舆图边缘,目光却没有落在纸面,而是望向厅外庭院的方向,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凝重。郭嘉收起羽扇,缓步走到桌案旁,看着曹操沉思的模样,心中已然明了大半,轻声开口道:“主公,众人皆已退去,您此刻忧心的,可是江东的孙策?”

曹操闻言,缓缓收回目光,看向郭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点了点头,语气沉重:“奉孝果然懂我。孙策这小子,年纪轻轻却有勇有谋,当年凭着父亲留下的旧部,短短几年便平定江东,这份能耐,连袁绍都要忌惮三分。如今他虽未出兵,却将兵马屯在江陵,隔着长江虎视徐州,显然是在等,等献帝这边有传信,等中原诸侯有动作,只要许昌稍有不稳,他定会趁机北上,直攻徐州,到时候我军腹背受敌,麻烦就大了。”

他手指在舆图上 “江陵” 与 “徐州” 之间划了一道线,语气里满是顾虑:“现在陛下和许都百官虽被某暂时压住,可河北四州的大军至少还要十日才能进驻徐州。徐州是中原门户,若孙策趁虚而入,徐州一旦失守,中原腹地便暴露在他的兵锋之下,到时候别说取荆州、伐新野,能不能守住现有地盘都是问题。所以眼下,孙策才是我最担心的人。”

郭嘉微微颔首,脸上也收起了往日的从容,语气变得郑重:“主公所言极是。孙策不仅勇猛,更懂得审时度势,他屯兵江陵,看似按兵不动,实则是在观望局势,等着坐收渔利。而更棘手的是,我们如今最大的短板,并没有能与江东抗衡的水军。”

他俯身指向舆图上的长江流域,指尖停在江陵至柴桑的水域:“江东水师素来强悍,孙策麾下战船数千艘,兵士皆擅长水战,常年在长江操练,熟悉水文地势。可我军将士多是北方人,擅长陆战、骑战,对水战一窍不通,连像样的战船都没几艘。若孙策从江陵顺江而下,或从江东渡江北上,我军根本无力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突破防线。”

曹操的眉头皱得更紧,手指重重按在舆图上的长江,指节泛白:“某何尝不知!这些年我军重心一直在北方,忙着平定袁绍、从未重视过水军建设。如今才明白,想要一统天下,光有强大的陆军远远不够,长江天堑若不能跨越,江东便永远是心头大患。可现在临时打造战船、训练水军,根本来不及,十日之内,河北大军还未到徐州,孙策若真要动手,我们该如何应对?”

“主公莫急。” 郭嘉见状,连忙安抚道,“虽然我军没有水军,但并非毫无应对之策。孙策虽勇猛,却也有弱点,他性子急躁,刚愎自用,听不进旁人劝谏,且江东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那些被他平定的江东士族,表面归顺,实则心怀不满。我们或许可以从江东内部入手,派人暗中联络那些对孙策不满的势力,挑拨他们与孙策的矛盾,让孙策后院起火,无暇北上。”

曹操静静听着,眼中的凝重渐渐消散,他看着郭嘉,点了点头:“奉孝这计策,倒是可行。挑拨江东内部、或许真能牵制住孙策。只是派去江东的人,必须是心腹,且要能言善辩、懂得随机应变,才能完成任务。你觉得,派谁去最合适?” 郭嘉思索片刻,说道:“去江东,可派陈群。陈群出身颍川陈氏,与江东士族有旧交,且为人沉稳,善于言辞,能暗中联络那些不满孙策的势力。”

曹操点了点头,语气变得坚定:“好!就按奉孝说的办。你即刻去安排,让陈群尽快出发,务必尽快抵达江东,完成任务。另外,再传令给荀彧,让他加快调遣河北大军的速度,务必在七日内进驻徐州,守住中原门户。只要能牵制住孙策,等河北大军到了徐州,我们便无后顾之忧,届时再全力攻取新野、谋划荆州,便可万无一失!”

“属下遵令!” 郭嘉拱手应下。

与此同时,凉州镇抚司的暗卫也带着刘伯温回复献帝的书信准备交给献帝,可是刚才许都城门,就发现许都城笼罩着一股压抑,城门楼上悬挂的十几颗人头在风里微微晃动,花白的须发与凝固的血痂黏在一起,其中一颗头颅的面容依稀能辨出是赵彦。城门下的士兵身着玄色铠甲,腰间悬挂的 “曹” 字令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进出城门的人,连一只飞鸟都难以轻易掠过。

凉州镇抚司的暗卫裹紧了身上的粗布长衫,将藏着刘伯温回复献帝书信塞进腰带,他本是趁着黎明时分混入许都,原以为能借着早市的人流找到接应人,却没料到短短两日,许都竟已变成这般模样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曹操的旗帜,巡逻的兵士比往日多了数倍,连茶馆酒肆里都听不到半句议论朝政的声音,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惶恐,仿佛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暗卫按约定绕到城南的杂货铺,敲了三下门板,门内传来熟悉的应答声,却带着几分慌乱。开门的是许都的老接应人王伯,他见了暗卫,连忙将人拉进内屋,反手闩上门,压低声音道:“你怎么来了?现在许都到处都是曹操的人,你不该这时候来!”

“我有要事,需将伯温先生给陛下的回信亲手交到陛下手中。” 暗卫急声道,伸手便要去摸腰带,却被王伯一把按住。

“交不得!根本交不到!” 王伯的声音带着哭腔,“曹操两天前回了许都,当天就带兵闯了皇宫,杀了十几位汉室老臣,连御史大夫杨彪都没逃过!现在许都里的汉籍官员全被关进了大理寺,连陛下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换了曹氏的人,皇宫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别说靠近,就算是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暗卫浑身一震,如遭雷击。他想起城门楼上的人头,想起满城飘扬的曹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这封信,怕是送不出去了。

“不行,我得赶紧把消息传回凉州,告诉主公许都的变故!” 暗卫反应过来,猛地起身,“王伯,你多保重,我这就走!”

王伯点了点头,从柜底摸出一套兵士的服饰:“你穿着这个走,混在换岗的兵士里,或许能避开检查。记住,出了城就往西北走,千万别回头!”

暗卫接过服饰,匆匆换上,对着王伯深深一揖,转身消失在晨光未散的巷弄里。城门楼上的人头依旧在风里晃动,而他手中的书信,终究成了无法送达的牵挂。

而凉州天水的太守府内,陈宇正站在窗前,手中捏着蒯义从祁连山脉送来的书信,指尖轻轻划过信上关于 “空流谷” 的描述,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不多时,纪纲与刘伯温便快步走进书房,两人见陈宇神色轻松,心中已然猜到几分。

“主公,可是空流谷那边有好消息?” 刘伯温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期待。陈宇将书信递给两人,笑着点头:“蒯义在信里把空流谷夸得天花乱坠,你们看看便知。”

纪纲与刘伯温接过书信,快速浏览起来,越看越是兴奋。纪纲忍不住道:“三面断崖环抱,入口仅容两人并行,谷内却能容数十间工坊,还有硫磺矿脉和溪流 ,这简直是为军工坊量身定做的地方!”

“不仅如此,谷顶的松林能遮挡烟柱,外人根本看不出谷内动静,保密性绝佳。” 刘伯温补充道,眼中满是赞许,“有了这个地方,震天雷的制作便能彻底避开各路探子的眼线。”

陈宇点了点头,语气变得郑重:“既然如此,军工坊的选址就定在空流谷。不过,要想让工坊运转起来,首先得修路。纪纲,你让人传信给郁保四,让他带一队擅长开山修路的人手过来,把入口到谷内的路拓宽整平,至少要能让两辆马车并行,方便运输原材料和成品。另外,沿途多设几个驿站,安排人手值守,确保运输途中不出差错。”

“属下这就去安排!” 纪纲立刻拱手应下,转身便要让人去传信,却被陈宇叫住。

“先不急。” 陈宇问道,“现在咱们手里的震天雷,储量有多少?够不够应对突发情况?”

纪纲停下脚步,掰着手指仔细盘算:“天水城军备库屯了三百二十颗,陇西边境的哨所分了两百一十颗,酒泉边境岳帅那边最多,足足有五百六十颗,算下来总共一千零九十颗。前段时间天水工坊还在赶制,不过您说要迁新址,便暂时停了。”

“一千颗,够用一阵子了。” 陈宇点了点头,语气轻松了些,“让天水工坊的工匠和酒泉工坊的工匠先去空流谷,把工坊和仓库搭起来,震天雷暂时不用急着造。蒯义对硫磺矿的利用颇有研究,等工坊建好,说不定能让震天雷的威力再提一提。”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另外,搭建工坊的人员就按咱们之前定好的名单调派,务必做到保密,不能走漏一点风声。还有,让刘牢之领一千精锐驻扎在谷口和周边崖壁,全天候巡逻,任何无关人等都不许靠近,以后军工坊就是咱们凉州的底牌,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属下明白!” 纪纲与刘伯温齐声应下,刚要转身退去,却被陈宇叫住。 陈宇走到舆图前,指尖从空流谷移向中原方向,眉头微蹙:“对了,现在中原诸侯那边有什么消息?刘备、刘表,孙策等人可有新动作?”

纪纲上前一步,躬身回道:“暂时还未收到各诸侯异动的消息。不过探子回报,曹操前两天率军返回许都时,留下了曹洪和张合两位将军,领五万大军驻守长安,显然是想守住关中门户,防止我军趁机东进。”

刘伯温轻抚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主公莫急,我们给献帝的回信,算算时间今日便能道许都,等献帝收到我们的回信或许中原诸侯就会开始动了。” 陈宇点了点头,指尖在舆图上 “汉中” 二字上重重一点,语气变得果决:“如此一来,我们对汉中的行动也要提上日程。就让项帅和薛将军领三万项家军,带上两百颗震天雷前往汉中边境驻扎,先摸清张鲁的兵力部署,若有机会,便趁机拿下汉中!”

“主公英明!” 纪纲与刘伯温齐声赞同,汉中的战略意义他们自然清楚,有项羽的勇武、薛仁贵的善战,再加上震天雷的助力,拿下汉中绝非难事。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轻甲的亲兵快步走进书房,双手捧着一封封漆信件,躬身禀报道:“主公,隆中传来信件,是姜公子身边的随队暗卫所写!”

陈宇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喜色,连忙伸手接过:“快拿给我看!前两天还在担心伯约在隆中能否顺利拜师,今日就收到了信,真是及时!” 他拆开信封,快速浏览起来,脸上的担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欣慰的笑容。

纪纲与刘伯温也凑了过来,只见信中写道:姜维第一天抵达隆中时,恰好遇上准备出门远游的诸葛亮。诸葛亮见姜维年纪轻轻,却举止沉稳、谈吐不凡,便有意试探他的才学,从兵法布阵到天下局势,接连抛出数个难题。没想到姜维对答如流,不仅能精准分析当前诸侯格局,还能针对不同势力提出破局之策,其见解之独到、思路之清晰,远超诸葛亮的预期,当场便让这位 “卧龙先生” 惊住了。诸葛亮见状,也不再犹豫,当场便答应收姜维为弟子,还特意调整了行程,带着姜维一同游山玩水,说是要带他见识各地风土人情、了解天下局势,顺便在途中传授实战谋略,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陈宇看完信,长舒一口气:“总算是把姜维这个事情解决了。”笑着摆了摆手:“好了,你们先去忙吧。伯温先生,你尽快安排项帅和薛将军出兵汉中;纪纲,你多留意许都那边的动静,一旦收到暗卫传回的消息,立刻禀报。另外,让探子密切关注中原诸侯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遗漏!”

“属下遵命!” 纪纲与刘伯温再次拱手应下,转身退出书房,厚重的木门缓缓合上,将书房内的沉静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两日时光转瞬即逝,曹操在许都的所作所为,却如一阵狂风般席卷了天下。皇宫喋血、汉臣被囚、天子受辱的消息,顺着驿道传遍各州郡,无论是中原腹地的世家大族,还是边疆的军政要员,都知晓了这位司空的铁血手段。

新野城内,刘备的府邸中传来压抑的痛哭声。刘备身着素色长衫,跪在供奉汉室列祖列宗的牌位前,双手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冰冷的青砖上。“曹贼!你屠戮忠良、胁迫天子,简直是罄竹难书!备若不能铲除你,匡扶汉室,有何颜面面对大汉列祖列宗!” 他猛地捶打地面,声音嘶哑,满是悲愤。

关羽立在一旁,丹凤眼微眯,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泛着冷光,周身散发着凛冽的杀意;张飞则气得满脸通红,粗声怒吼:“大哥!别跟这曹贼废话!咱们现在就点齐兵马,杀去许都,救回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