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董卓身死(1 / 2)

初平三年五月末,西都城的暑气已渐渐浓了起来,郡守府议事厅内却透着几分清爽,厅内悬挂着用井水浸泡过的麻布帘子,微风一吹,便带来阵阵凉意。陈宇与于谦相对而坐,案几上摊着一卷厚厚的竹简,正是纪纲昨日送来的包拯、许文、徐有功、况钟四人,半年来治理西平郡四城的详细政绩报告。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竹简上,将上面的字迹映照得格外清晰。陈宇手指轻轻划过竹简,目光落在 “包拯” 二字对应的内容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于先生,你看包拯这半年的政绩,当真是不负所托。”

于谦凑上前来,手中握着一支红笔,顺着陈宇的指尖看去,一边看一边点头,语气中满是赞许:“包大人刚正不阿,果然是治世之才!安夷、长宁两城的豪强余孽,自西平郡一统后便一直暗中作祟,要么包庇罪犯,要么私吞赋税,百姓怨声载道。包大人上任后,二话不说先查冤狱,三十余起冤案,桩桩件件都查得水落石出,光是为蒙冤入狱的百姓平反,就赢了不少民心。”

他用红笔在 “查处贪腐小吏 12 人” 的字样旁画了个圈,接着说道:“更难得的是,他不仅查案,还懂建制。那《西平郡吏治十条》,从官员考核到赋税征收,都规定得明明白白,尤其是‘杜绝私设税种’这一条,直接断了那些小吏的生财之道,两城百姓的赋税负担轻了,满意度从 40% 飙升到 85%,这可不是纸上谈兵的政绩,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啊!”

陈宇笑着点头,将竹简翻到下一页,指向 “徐有功” 的部分:“徐有功也不差。咱们一统西平郡时,司法体系就是一片空白,汉人与羌人纠纷不断,羌人部落甚至还沿用旧俗私斗,常常闹出人命。徐有功一来,便着手制定《西平郡民刑律》,明确‘汉羌同法’,不管是汉人还是羌人,犯了法都得按律处置,这一下就堵住了不少矛盾的源头。”

“何止是堵住矛盾!” 于谦接过话茬,红笔在 “建立郡 - 县两级司法机构” 的内容上点了点,“他还建了完整的司法体系,郡有司法参军,县有司法佐官,百姓有纠纷不用再找部落长老或豪强调解,直接去官府就能断案。半年处理两百余件民事纠纷,没有一起申诉,犯罪率还下降了 60%,这等效率与成效,便是在中原大郡也少见啊!”

两人接着翻看许文与况钟的政绩,于谦的赞叹声更是不绝于耳。当看到 “兴修水渠 3 条,覆盖耕地 800 亩” 时,他忍不住感叹:“况大人与许大人,真是民生福星!煌中、临羌两城地处湟水流域,本就有灌溉之便,只是旧水渠年久失修,不少耕地都成了望天田。两位大人来了后,亲自带人勘察地形,设计水渠路线,三个月就修好了三条水渠,800 亩耕地从此旱涝保收。”

陈宇指着 “亩产从 1 石提升至 1.3 石” 的数字,语气中满是欣慰:“他们还教羌人种植冬麦,改良耕作方法。羌人原本只种春麦,一年一熟,产量还低。如今种了冬麦,不仅能多收一季,亩产还提高了三成,百姓的粮仓实了,日子自然就安稳了。更难得的是,4500 流民全部分到了田地,安置率 100%,这可是咱们稳固西平郡的根基啊!”

于谦放下红笔,将竹简整理好,眼中满是感慨:“主公当初将这四人派往四城,如今看来,真是选对了人。包拯肃吏治,徐有功定律法,况钟、许文兴民生,西平郡能有今日的安稳,这四位功不可没!有他们在,咱们西平郡的治理,比中原那些大郡还要规范几分。”

陈宇笑了笑,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语气中带着对未来的规划:“理应如此。他们四人的能力,不止能治理一两个城。等西海郡彻底平定,岳飞和霍去病那边站稳了脚跟,咱们便从四人中分出两人,带着熟悉政务的属吏,前往西海郡接收所有政务。到时候,西海郡的司法、民生,也能按西平郡的规矩来,不用再从零开始摸索。”

于谦闻言,眼中一亮,连忙点头:“主公深谋远虑!等西海平定,有包拯或徐有功去管司法,况钟或许文去管民生,定能让西海郡快速安定下来,与西平郡连成一片。到时候,咱们凉州的根基,就真的稳了。”

两人正对着未来的规划畅所欲言,议事厅外突然传来一道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厅内的宁静:“报!长安有紧急军情送达 ——!”

话音未落,一个身穿斥候服饰的士兵,便跌跌撞撞地冲进了议事厅。他浑身是汗,铠甲上还沾着不少尘土,显然是一路快马加鞭赶来,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士兵冲到案几前,“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份染着些许血迹的竹简,声音因急促的呼吸而颤抖,却又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主、主公!长安…… 长安军情!董、董卓死了!!”

“董卓死了?” 于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的温和被震惊取代,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快步走到斥候面前,一把从斥候手中夺过竹简,指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他展开竹简,目光如走马灯般飞速扫过上面的字迹,一行行军情信息映入眼帘,让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片刻后,于谦抬起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对陈宇说道:“主公,董卓于五月二十二日,在未央宫门口被吕布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斩杀!据说当时董卓刚入宫门,吕布便手持方天画戟冲了上去,厉声喊着‘奉诏讨贼’,一戟便刺穿了董卓的胸膛。事后,汉献帝感念吕布‘诛贼有功’,封他为虎威大将军,准许他收拢董卓的旧部,如今吕布已接管了长安周边的西凉军,负责守卫长安。朝中大小事务,暂时由司徒王允掌管,据说王允正打算清算董卓党羽,重整朝纲。”

而一旁的陈宇,脸上却没有丝毫意外,依旧保持着平静。他早就知道董卓会死,也清楚这场 “美人计” 的来龙去脉,甚至能猜到王允接下来会因清算过狠,逼反李傕、郭汜。他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西都城的城墙,语气淡然地说了一句:“长安要乱了,这天下,怕是要更乱了。”

于谦还沉浸在董卓之死的震惊中,并未听清陈宇的低语。他捏着竹简的手指微微用力,竹简边缘都被捏得有些变形,眉头紧紧皱起,语气中满是担忧:“董卓一死,他麾下那二十万西凉军可就没了主心骨!吕布虽收编了一部分,可西凉军大多是董卓的旧部,未必真心服他。而且西凉军与咱们凉州渊源极深,不少将领都是凉州本地人,他们若乱起来,咱们凉州肯定会受波及!不知道韩遂、马腾会不会趁这个机会有所动作,他们刚得了董卓封的官职,如今董卓已死,说不定会借着‘为董卓报仇’的名义,趁机扩充势力,甚至攻打咱们西平郡!”

陈宇转过身,看着满脸担忧的于谦,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延益勿忧,韩遂、马腾不会动的,就算动,也不会盯着咱们西平郡。他们若真要有所动作,只会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去长安凑热闹,毕竟董卓刚封了他们官职,这时候去长安表忠心,既能捞取政治资本,又能趁机在沿途劫掠。至于咱们西平郡,一来咱们兵强马壮,他们未必能讨到好处;二来他们心里清楚,一旦对咱们动手,只会让其他势力坐收渔翁之利。”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沉重:“只是,苦了凉州其他郡的百姓。韩遂、马腾这两人,素来贪婪,这次若真要率军东进,必然会借着‘筹集军饷’的名义,在张掖、武威、敦煌等地大肆敛财,搜刮民脂民膏,到时候那些郡的百姓,又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了。”

于谦也慢慢从董卓之死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仔细琢磨着陈宇的话,点了点头,却又生出新的疑惑:“主公的意思是,咱们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凉州作乱,不去管吗?”

“不用去管。” 陈宇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如铁,“让他们乱搞便是。他们越是搜刮百姓、越是不得民心,咱们西平郡的安稳与仁政,就越能像磁石般吸引周边郡的百姓归附。等他们把张掖、武威、敦煌几郡搅得乌烟瘴气,彻底失去民心,日后咱们一统凉州时,便会少了许多阻力。只要他们不主动招惹咱们西平郡,咱们便当没看见,安心经营好自己的地盘。”

说到这里,陈宇话锋陡然一转,原本淡然的语气多了几分果决,他抬手按在案几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不过,咱们也不能毫无准备。于先生,你即刻拟一道军令,快马送往西海郡,传令岳飞、霍去病:让他们加快进度,务必在八月之前彻底荡平西海郡!如今西海郡剩下的不过是些零散流寇与小部落,不用再步步谨慎,直接以雷霆之势扫清即可,免得夜长梦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让陈庆之、郁保四、况钟、许文四人明日一早就出发,带着熟悉政务的属吏去西海郡,接管那些已经归降的城池、牧场与良田。陈庆之负责防务,郁保四管粮草,况钟和许文主理民生,务必尽快恢复当地的耕作与秩序,让归附的羌人百姓能安心过日子,把西海郡的根基扎稳。”

于谦闻言,脸上的担忧尚未完全褪去,又添了几分疑惑。他眉头微蹙,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半步,语气带着不解:“主公,您这般急着平定西海郡、派人接管政务,莫非是怕韩遂、马腾趁长安大乱,转头对西海郡下手?可方才您还说,他们不会盯着咱们西平郡……”

陈宇抬眸看向于谦,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却没有直接解释,只是轻轻摆了摆手:“这倒不是。韩遂、马腾暂时没精力顾及西海郡,你按我的吩咐去安排便是。等岳飞、霍去病平定西海郡,我自会告诉你们后续的安排。”

于谦见陈宇不愿多言,便知主公心中已有全盘计划,不再追问。他躬身行了一礼,语气恭敬:“属下明白,这就去拟写军令,确保明日一早便将指令传达到各人手中。” 说罢,他转身拿起案几上的竹简与笔墨,快步走出议事厅,脚步急促却不慌乱,显然是要立刻去落实安排。

陈宇望着于谦离去的背影,直到那道青色官袍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才缓缓转过身,走到窗边。窗外的阳光已渐渐西斜,将西都城的城墙染成一片暖金色,远处传来几声战马的嘶鸣,夹杂着孩童的嬉笑声,一派安稳祥和的景象。可陈宇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这层安稳,望向了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即将到来的乱世变局。

他清楚地知道,董卓一死,这天下的平静不过是暂时的表象。不出两个月,李傕、郭汜便会以 “为董卓报仇” 为名,率领十二万西凉军猛攻长安,那支军队本就是董卓麾下最精锐的力量,如今没了约束,只会比往日更凶悍。而长安城内,王允虽掌朝政,却缺乏领兵之才,吕布的西凉军旧部又人心涣散,最多支撑一个月,长安便会陷落。到那时,李傕、郭汜会再次将汉献帝攥在手中,朝堂又会陷入新的混乱。

长安陷落之后,吕布带着残部逃亡,而陈宫会劝他去兖州,那里是曹操的地盘,当时曹操正忙着攻打徐州,兖州后方空虚,吕布正好能趁机攻城略地,袭扰曹操的后路。可曹操为何会攻打徐州?陈宇的思绪又转到了曹嵩身上:陶谦为了讨好曹操,派麾下都尉张闿护送曹嵩前往兖州,可张闿见财起意,在泰山华县与费县之间杀害了曹嵩,劫掠财物后逃之夭夭。曹操得知父亲惨死,定会红着眼借着为父报仇之名对徐州展开疯狂进攻,到时候徐州百姓又要遭难。

而与此同时,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也不会闲着。界桥之战刚过,公孙瓒大败而逃,势力大损,之前投靠他的刘备、关羽、张飞,带着赵云离开,转而前往徐州, 刘备素来以 “仁义” 自居,借着讨伐曹操的名义收拢人心。曹操哪会坐视后方起火?等他得知吕布在兖州作乱,只能暂时放弃徐州,转头回防,这便给了刘备机会。陶谦本就病重,见刘备有威望、有兵马,便提出让他接管徐州,而刘备假意推辞三次,用这种 “以退为进” 的手段,等陶谦一死,名正言顺地拿下徐州,成为一方诸侯。

想到这里,陈宇轻轻叹了口气。中原的棋局,早已因董卓之死而乱成一团,各方势力互相牵制、互相攻伐,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而他在凉州经营两年,如今西平郡安稳、西海郡将定,是时候该插上一脚,去中原看看了。

时间一晃便到了七月中旬,西都城的暑气愈发浓烈,郡守府议事厅内的麻布帘子换了新的,井水也换得更勤,却依旧挡不住夏日的燥热。这几日,陈宇一直等着西海郡的捷报,却发现从七月初开始,岳飞与霍去病的日常战报便停了下来,直到今日清晨,一份标注着 “加急” 的军报才被快马送到议事厅,静静躺在主案之上。

陈宇拿起军报,展开一看,脸上瞬间露出笑意,西海郡已于七月初八彻底平定!军报上详细写着,岳飞与霍去病在接到 “雷霆扫寇” 的军令后,彻底放开了手脚:霍去病亲率五千精锐铁骑,绕开部落聚居地,专挑零散流寇与顽抗小部落的据点突袭,那些流寇本就一盘散沙,小部落更是缺乏正规训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抗,往往霍去病的铁骑一到,便吓得四散奔逃,短短十日便扫清了西海郡北部的所有寇患;岳飞则率军稳步推进,一边招抚剩余的顺从部落,一边安排人手清点牧场与粮田,为后续接管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