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探梦缘 > 第381章 凤翼垂天镇乾坤

第381章 凤翼垂天镇乾坤(2 / 2)

高无庸微微一愣。皇后娘娘协理六宫,贤德之名远播,但直接批阅前朝加急奏章……这于祖制而言,似乎有些……

柳黛烟看出他的顾虑,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陛下龙体欠安,国事却不能久滞。本宫虽为女流,亦知轻重缓急。你将奏章留下,若有疑难,本宫自会请教陛下,或与几位阁老商议,断不会误了国事。”

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自有一股母仪天下的威仪。高无庸想起皇后娘娘往日里处理宫务的干练与敏锐,以及在之前逆案风波中展现出的智慧与镇定,心中一定,躬身道:“老奴遵旨。”

于是,在皇帝病重的这几日,一项未曾明言、却实际运行的临时机制,在紫宸殿与坤宁宫之间悄然形成。所有非涉核心机密的日常政务、各部请示,皆由柳黛烟先行阅览,梳理要点,能当即批复的,她便以朱笔在奏章空白处写下处理意见,若遇重大或难以决断之事,她或是轻声询问榻上浅眠的李越,或是召来当值的阁臣于偏殿商议,待形成初步意见后,再呈报李越最终定夺。

她处理政务的速度与精准,令偶尔被召来商议的阁老们都暗自惊讶。她并非一味附和,亦非独断专行,而是能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权衡利弊,提出的意见往往切中肯綮,合情合理。对于边境军报,她强调稳妥防御,不可冒进,同时密切关注后续动向;对于漕运改革,她着眼于疏通关键节点,体恤民力,避免激起民变;对于官员任免,她注重其过往政绩与风评,不偏不倚。

几日下来,积压的政务被处理得井井有条,朝堂运转并未因皇帝病倒而出现混乱。柳黛烟白日处理政务,夜晚则衣不解带地守在李越榻前,亲自照料汤药,观察病情变化,几乎未曾合眼。

李越在高热退去后,精神稍复,看着柳黛烟眼底淡淡的青黑,以及她放在榻边小几上那些已被妥善批阅整理的奏章,心中百感交集。他握住她的手,声音依旧沙哑,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动容:“烟儿……辛苦你了。朕没想到,你于政务一道,竟有如此见地。”

柳黛烟微微摇头,替他掖了掖被角,柔声道:“臣妾不过是尽本分,为陛下分忧罢了。只愿陛下早日康复。”

她的谦逊与付出,李越看在眼里,暖在心头。他深知,他的皇后,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刻护在羽翼下的女子。她已然成长为一株能与他并肩承受风雨的木棉,根系深植,枝叶繁茂。

又过了三五日,李越病情大为好转,已能下榻行走,重新临朝听政。当他回到金銮殿上,看着下方井然有序的百官,听着各部政务有条不紊的禀报,恍若自己从未病过一般。他心中明了,这一切,离不开柳黛烟在他病重期间的辛劳与支撑。

下朝后,他特意来到坤宁宫。柳黛烟正陪着承珩在院中晒太阳,秋日的暖阳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她低头看着儿子,笑容温婉静好,仿佛那几日于紫宸殿中运筹帷幄、执笔批红的女子,只是他病中一场过于真实的梦境。

“父皇!”承珩眼尖,看到李越,立刻张开小手扑了过来。

李越一把抱起儿子,走到柳黛烟身边,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她。

柳黛烟抬眸,对上他的视线,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越病愈理政后,并未对皇后批阅奏章之事有任何追究或质疑,反而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对柳黛烟的贤能与辛劳多有褒奖。朝臣们皆是明眼人,见此情形,心中各自有了计较。那些原本因选秀之事对皇后略有微词,或是存着别样心思的官员,此刻也彻底偃旗息鼓。经此一事,皇后柳黛烟在朝野内外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她不再仅仅是依靠帝王恩宠的皇后,更是以其自身的智慧与能力,赢得了众人的敬畏与信服。

凤翼垂天,非为揽权,只为在那风雨来袭、龙体欠安之时,能张开羽翼,稳稳地护住这万里江山,镇守这锦绣乾坤。

宫阙深深,岁月静好。然而,无论是李越还是柳黛烟都明白,这世间从无永久的太平。但只要有彼此在身边,同心同德,便无惧任何未来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