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探梦缘 > 第308章 凤陨清宁

第308章 凤陨清宁(2 / 2)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坚定:“臣愿与公主结盟,互为援手,共享信息,共渡险关。至少,在铲除共同威胁之前,盟约有效。”

他的提议,无疑是此刻困境中最好的选择。他有权势,有力量,有谋略,更重要的是,他似乎真的知晓部分内情,并且拥有能与之感应的信物。

璎珞看着他深邃的眼眸,那里有坦诚,有算计,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同病相怜的决绝。她想起青木在镜中苦苦支撑的身影,想起母妃牺牲的真相,想起自己在这深宫中步步维艰的处境。

她没有太多选择。

“好。”璎珞深吸一口气,伸出右手,指尖在月光下泛着莹白的光,“我答应与侯爷结盟。此后,信息互通,危难相扶。”

萧煜看着她郑重的模样,亦伸出右手,与她轻轻击掌为誓。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带着习武之人的粗糙,与她微凉的指尖一触即分。

“盟约已成。”萧煜收回手,“当务之急,是厘清净缘此人的真正目的,以及她与皇后、与当年镜巫之事的关联。此外,”他目光扫过璎珞袖口,“公主需尽快提升自保之力,无论是武功,还是……对那面镜子的运用。”

“我明白。”璎珞点头,“我会尽力。”

“臣会派人暗中保护公主,并继续追查令牌与羊皮纸的线索。公主若有急事,可命流萤将此玉珠置于揽星楼东侧窗台。”萧煜递过一枚不起眼的墨玉珠,“自会有人接应。”

交代完毕,萧煜不再多留,身影很快融入夜色。

璎珞握紧那枚微凉的玉珠,看着窗外沉沉的夜幕,心中百感交集。她与萧煜,这两个原本看似毫无交集的人,因这错综复杂的镜影因果,被迫捆绑在了一起。前路是吉是凶,犹未可知。

就在璎珞与萧煜达成盟约的同时,镜影彼岸的蚀灵迷雾深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青木圣女借助璎珞之前传递过来的力量,以及现实世界诅咒源头被菱花镜吞噬后带来的短暂“喘息”,终于勉强稳住伤势,找到了一处相对稳定的、由几块巨大混沌晶石构成的临时栖身之所。

她将沉睡的弟弟小心安置在晶石凹槽内,以自身残存的三色光华笼罩其上,形成一个小小的保护结界。孩子眉心的“火种”依旧黯淡,灰暗的烙印如同跗骨之蛆,但至少暂时停止了蔓延。

然而,青木的心情并未轻松。她盘膝坐于晶石之上,尝试运转功法恢复力量,却发现此地的能量异常惰滞,难以吸收,仿佛整个空间正在逐渐“死去”。更让她不安的是,那无边无际的蚀灵迷雾,虽然不再像之前那般狂暴汹涌,却呈现出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死寂的灰暗,迷雾深处,偶尔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仿佛空间本身在呻吟碎裂的异响。

“璎珞……现实世界的危机……暂时缓解了吗?”她在心中尝试联系妹妹,却发现意念的传递变得极其困难,仿佛隔了无数层沾水的棉纱,模糊而滞涩。只能接收到一些极其微弱的、关于清宁宫变故、静慧太妃之死以及璎珞与萧煜结盟的碎片信息。

“蚀魂香……镜巫令牌……”青木咀嚼着这些信息,苍白的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忧虑。现实世界的黑手,比想象中更加狠毒且底蕴深厚。静慧太妃的死,意味着一条重要的知情者线索断了。

而她这边,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帝皇指骨的力量与她本源的融合,因之前对抗魔影的消耗而几乎停滞,甚至隐隐有反噬的迹象。她感到自己如同行走在一条逐渐崩塌的独木桥上,前后皆是深渊。

“必须……尽快找到父亲留下的‘后手’……”青木强撑着站起身,目光投向迷雾最深处。帝皇昊天残留在指骨中的意念,一直模糊地指向那个方向——归墟之眼的核心。那里,或许有彻底解决“墟”之烙印,甚至逆转局势的关键。

但她能感觉到,越是靠近那个方向,蚀灵迷雾的侵蚀力就越强,潜伏的危险也越多。以她现在的状态,带着弟弟强行前往,无异于送死。

就在这时,她怀中的弟弟忽然动了一下,发出一声极其微弱的呓语,眉心那点“火种”竟自主地、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仿佛在回应着什么。

青木心中一动,低头凝视着弟弟。这孩子身负帝皇血脉与“墟”之烙印,或许……他本身,就是找到“后手”的钥匙?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形。她需要恢复更多的力量,需要利用弟弟与“后手”之间可能存在的血脉感应,去搏那一线生机!

静慧太妃的“病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前朝后宫。

夏帝夏侯桀对此事并未深究,只下旨以妃礼厚葬,似乎默许了皇后“突发恶疾”的说法。但暗地里,对苏文瀚和萧煜的调查,却给予了更多的默许与支持。他如同一个耐心的渔夫,看着水中的鱼儿相互撕咬,等待最终收网的时刻。

苏文瀚的动作明显加快。他借着清查“邪物”的名义,将手更深地伸向了宫廷档案库,尤其是关于前朝秘辛、西域往来以及元敬皇后(璎珞生母)时期的记录。同时,他对璎珞的“关怀”也愈发殷勤,隔三差五便以探讨“奇石”为名,派人送来些古籍拓本或“安神补气”的丹药,实则步步紧逼,试探着她的底线与价值。

这一日,他甚至亲自来到了揽星楼。

“公主殿下气色见好,想必是陛下洪福庇佑,祥瑞之力日渐充盈。”苏文瀚捧着茶盏,笑得如同弥勒佛,眼底却精光闪烁,“关于那‘天外奇石’,钦天监近日又有新发现,其内蕴藏的纹路,似乎与某些上古星图暗合,或可借此窥探天机,乃至……追溯血脉之源。殿下身负奇石认可,若愿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他话语中的诱惑与威胁并存,直指璎珞最关心的身世之谜。

璎珞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首辅大人谬赞了。奇石奥秘,博大精深,璎珞资质愚钝,只能略感其皮毛,岂敢妄言窥探天机?至于血脉之源,更是虚无缥缈,不敢劳烦大人费心。”

苏文瀚也不强求,呵呵一笑,转而又道:“殿下可知,静慧太妃薨逝前,曾与西域来的净缘大师,有过数面之缘?据宫人回忆,太妃似乎对净缘大师的佛法,颇为……推崇。”

他这是在暗示静慧太妃之死与净缘有关,甚至可能将祸水引向璎珞——毕竟,静慧太妃与璎珞生母交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璎珞指尖微紧,淡淡道:“太妃潜心礼佛,与高僧论法,亦是常情。首辅大人此言,莫非认为太妃之死,与佛法有关?”

“老臣不敢。”苏文瀚连忙摆手,眼中却闪过一丝得色,似乎满意于璎珞的反应,“老臣只是觉得,这宫中之事,有时看似无关,实则千丝万缕。殿下如今身份不同,更需谨言慎行,明辨忠奸才是。”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窗外,“譬如,有些手握兵权的边将,看似忠勇,实则未必没有拥兵自重、结交内宫之心……”

他这是在离间她与萧煜!

璎珞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与受教之色:“多谢首辅大人提点,璎珞记下了。”

送走苏文瀚这尊笑面佛,璎珞只觉心力交瘁。这些权谋算计,比镜影杀机更让人疲惫。

然而,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

三日后,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入京——北狄犯边,连克三城,边关告急!

朝野震动!

夏帝连夜召集群臣商议。朝堂之上,主战主和两派争论不休。而令人意外的是,首辅苏文瀚,竟一改往日稳健作风,力主镇北侯萧煜即刻挂帅出征,平定边患!

“萧侯爷年少有为,勇冠三军,更是深谙北境地形,乃此次挂帅的不二人选!”苏文瀚言辞恳切,仿佛一心为国。

但璎珞在接到萧煜秘密传来的消息后,才知其中凶险——苏文瀚此举,名为举荐,实为调虎离山!一方面,北狄此次来势汹汹,兵力数倍于守军,胜负难料,稍有不慎,萧煜便可能马革裹尸;另一方面,一旦萧煜离京,京中局势便彻底落入苏文瀚与皇后掌控,届时,孤立无援的璎珞,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甚至,苏文瀚还可能暗中与北狄勾结,陷萧煜于死地!

这是一石二鸟的毒计!

“陛下已意动,不日便将下旨。”萧煜传来的字条上,字迹仓促而凝重,“臣若抗旨,便是予人口实;若奉旨,京中危矣。公主……早作打算。”

揽星楼内,烛火摇曳。璎珞握着那张薄薄的字条,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向着她与萧煜,向着这整个王朝,缓缓笼罩下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镜影未平,朝堂风波又起。她与萧煜这刚刚缔结的、尚不稳固的盟约,能否经受住这内外的双重考验?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抚上袖中那面温热的菱花铜镜。镜中,青木姐姐又在经历着什么?她们姐妹二人的命运,究竟能否挣脱这重重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