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清孤臣 > 第112章 寒梅映雪故人归(求月票 订阅)

第112章 寒梅映雪故人归(求月票 订阅)(1 / 2)

朝堂之上的事情并未立刻在紫禁城内掀起巨浪,太子胤礽亦是称病卧在毓庆宫,并无外出,门庭冷落。

内务府与宗人府按部就班地顺着旨意“核查”福伦,可牵连着太子的清誉,皇上只说着核查,到底是一查到底,还是草草了事,包括胤禄在内,众人都边办差边暗自揣摩着圣意。

马上要出了正月,可天气却又是阴晴不定,在这紫禁城内,哈气成霜。

连着几日的阴霾,终于在午后撕开一道裂缝,惨白的日头有气无力地照着贝勒府庭院中积雪的太湖石。

胤禄刚从内务府回来,大氅上还沾着未来及拍打掉的雪屑,王喜这边已趋步上前急禀:

“主子,苏姑娘和陈先生回京了,此刻正在花厅候着。”

胤禄解着大氅的手稍顿了一下,面上却既无惊喜,也无意外:

“哦!?何时到的?”

“昨儿个夜里进的城,一早就递了帖子,见主子不在府中,便先去安顿了,方才又过来的。”

王喜嘴上没停,一边接过胤禄脱下的外袍,一边紧忙着回着话。

胤禄整了整石青色江绸蟒袍的袖口,步履急促地走向花厅。

掀开棉帘,一股熟悉的暖香气息扑面而至,只见陈文良与一素衣女子正起身相迎。

那女子身形纤秾合度,穿着一身雪白色的绫袄,外罩淡红色比甲,依旧是不施粉黛,眉眼之间带着江南烟水润泽出的清冷艳丽,正是苏卿怜!

月把时间没见,苏卿怜似乎清减瘦弱了些,眼底含着些许的倦意,可在胤禄的眼里,却更增添了几分我见犹怜的风致。

“十六爷。”

陈文良拱手为礼。

苏卿怜一如往常一般,则敛衽一福,言语声一如既往地清脆悦耳,如冰泉击玉:

“贝勒爷万福。”

“陈先生,苏姑娘,一路辛苦,快请坐。”

胤禄抬手虚扶一下,两眼却在苏卿怜的身上稍滞留一瞬,便又自然地移开,于主位坐下。

下人很快奉上热茶,氤氲的茶烟袅袅升起,茶香气息在几人中间弥漫开来。

“此次在江南的年节,可还顺心?”胤禄手执茶盏,言语温和,眼观一旁的陈文良问道。

陈文良叹了口气,只摇头道:

“劳十六爷挂心,沈婆婆的踪迹,我与苏姑娘几乎寻遍了苏州左近,问遍旧人,却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此人竟如凭空蒸发了一般。”

胤禄眉头微蹙,这并非好消息,沈婆婆是追查惊雷茶旧案的关键人物,若她消失,许多线索便断了。

“一点蛛丝马迹都未曾留下?”

苏卿怜在一旁轻轻放下茶盏,接口道,声音清越无比:

“也并非全无收获,沈婆婆虽不见踪影,但竹泉居士四个字,却在一些江南文人的秘密诗会,平日里的聚谈之中,再次被人提及。”

苏卿怜见胤禄凝神静听,便顿了顿,继续说道:

“传言隐晦,只说此人学究天人,不在庙堂,却能遥制风云,更有一种说法,将其与一位早年致仕归乡的京中大僚联系起来,言其或是此老之门生故吏,借其名号行事。”

“只是那位致仕归乡的大僚名讳,流传版本不一,难辨真伪。”

“致仕归乡的京官?”

胤禄手握着温热的茶盏,手指不断地在盏壁上摩挲,心中惊疑不定。

从江南士林到山西票号,如今又牵扯到致仕京官,这竹泉居士的网,撒得比想象中的更广,根扎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