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清孤臣 > 第78章 乾清宫夜宴起波澜

第78章 乾清宫夜宴起波澜(1 / 2)

乾清宫内,灯火璀璨,笙箫管弦之声悠扬。

鎏金柱础映着数百盏宫灯,将大殿照得亮如白昼。

御案之上,珍馐美馔罗列,时鲜瓜果层层叠叠。

康熙端坐正中宝座,身着明黄团龙吉服,烛火下的面容没了往日的威严,反而今日多了些许慈和之色。

后宫嫔妃、王子皇孙、亲王贝勒依序而坐,锦衣华服,珠光宝气,一派天家富贵,盛世气象。

宴席伊始,气氛尚算融洽。

众人依礼向康熙敬酒,说着吉祥话。

胤禄坐在中段稍靠后的席位上,因新晋了贝勒,位置较之以往靠前了许多,与几位年长兄弟相距不远。

当胤禄今夜踏入这乾清宫内时,便觉得周围来自不同方向的眼光,纷纷打量着自己。

胤禄垂眸静坐,姿态恭谨,自此江南之行后,却也愈发地沉稳了。

酒过三巡,气氛渐酣。

康熙心情大好,与身旁的佟佳氏皇贵妃低声笑语几句,又举杯与众皇子共饮,说了些勉励兄弟和睦、共辅社稷的话。

太子胤礽居于康熙左下首,面色有些苍白,似强打着精神,与身旁的老三胤祉并无太多话语,只自顾自地不断饮酒,隐隐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郁与焦躁。

“四弟、十六弟此番南下,整顿盐务,劳苦功高啊。听说在江南,很是处置了一批蠹虫,连两江总督都说停职就停职了,真是雷厉风行,令为兄钦佩不已。”

太子举着酒杯,对着胤禛与胤禄方向,脸上扯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然而太子刚说完这些,话锋一转,话语的声音故意拖长:

“只是这江南官场,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四弟这般大刀阔斧,怕是也触了不少人的钱袋子吧?可要当心,莫要被人当了枪使,反倒伤了朝廷的元气。”

太子这话阴阳怪气,隐有倒反天罡之意,虽明眼看着是说胤禛行事酷烈,不顾大局,可却又夹杂着混账话,不免让人生疑。

殿内众人闻听此言,瞬间安静了几分,一众皇子转头眼望着太子胤礽,一时无人出声,自有垂眸不语的,嘴角含笑的,还有面露担忧欲起身劝阻的。

康熙握着酒杯的手稍有一顿,斜眼盯了一下太子,却并无怒意,只缓缓说道:

“保成(太子胤礽乳名),你身为储君,当有容人之量,识人之明。老四、老十六奉旨办差,虽有急切之处,然其心可嘉,其行可勉。”

康熙话音未落,酒杯却放了下来,脸色阴晴不定:“倒是你!”

“朕听闻,在毓庆宫你杖毙了两个贴身太监?所谓何事?”

太子略有潮红的脸上,颜色骤变,手中的酒杯险些拿捏不住,慌忙离席跪倒:

“皇阿玛息怒!儿臣······儿臣是因那两个奴才胆大包天,竟敢窥探儿臣私密,议论······议论宫闱是非,一时气愤,才······才施以薄惩,以儆效尤!儿臣知错了!”

太子伏在地上,身形略有颤抖。

“薄惩?杖毙是薄惩?!”

康熙并非急言令色,反而轻声缓语地劝导道:

“朕一再告诫你,为君者当宽仁御下,纵有罪责,亦应交由内务府按律处置!你如此暴戾,动辄取人性命,岂是仁君所为?岂不让天下臣民寒心?!”

太子以头触地,哽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