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清孤臣 > 第36章 乾清宫帝心难测

第36章 乾清宫帝心难测(1 / 2)

江宁将军鄂克逊怒而拂袖离去,李煦、曹寅暗示背后有人指使,使得拙政园花厅内窒息的氛围愈加压抑。

胤禛放下茶盏,瓷盖与杯沿相碰,发出脆响,也惊醒了沉闷观望的胤禄。

“十六弟,”

胤禛脸色稍缓,抬手挥退一应侍奉的众人:

“鄂克逊此去,必是星夜拟折,直奏御前。你我不可落于人后,若皇阿玛不明真相,雷霆震怒,再行口舌之辩,就为时晚矣。即刻拟写奏章,将年羹尧所呈证据,及鄂克逊今日咆哮钦差行辕、质疑钦差、插手地方事务之举,一并详述,六百里加急,赶在他的折子之前,递送京城!”

胤禄心知这些都是必然之举,四哥此举既要抢占先机,更要做实鄂克逊“嚣张跋扈”与“可能勾结盐枭”的印象。

胤禄想到此处,连忙应道:

“四哥所言极是,只是······年羹尧证据之中,关于江宁驻防军官与盐枭往来一事,恐尚有疑点,若鄂克逊反咬一口······”

“疑点?”

胤禛冷哼一声,嘴角显出讥笑:

“白纸黑字,证人证词俱在,有何疑点?纵有疑点,那也是刑部、是皇阿玛该去查证之事。你我身为钦差,据实奏报便是。至于鄂克逊反咬······”

胤禛扶桌起身,踱着方步。

“他越是气急败坏,越是显得心虚。你我只管将今日他如何按剑逼问、如何质疑圣裁的情形,如实写来便是。”

胤禄不再多言,自知此事已无转圜余地。

兄弟二人当即召来戴铎,由胤禛口述,胤禄补充,一份言辞犀利、将鄂克逊置于“恃功骄横、庇护下属、对抗钦差”之地的奏章迅速草拟而成,钤上钦差关防,即刻封发。

一匹快马冲出拙政园,马蹄声踏碎了深夜苏州城的寂静。

-----------------

几日后,紫禁城乾清宫内。

康熙帝倚靠在暖阁的软枕之上,御案上并排放着两份几乎同时呈递的奏折。

一份是鄂克逊血泪控诉年羹尧越权诬陷,致使军中暗探枉死,恳请圣裁的急奏;

另一份则是胤禛、胤禄联名,详述年羹尧查获“铁证”,以及鄂克逊如何“目无尊上”、“咆哮钦差行辕”的奏报。

张廷玉与马齐垂手侍立在下,大气都不敢出。

康熙将两份奏折来回看了两遍,脸上始终不显喜怒,只将那蜜蜡佛珠捻得愈发急了。

沉默良久,康熙变换坐姿,手按奏折,疲惫之色尽显。

“江宁驻防,国之重镇;两淮盐务,朝廷命脉。如今倒好,一个剿匪剿到了别人家里,一个查案查到了自己人头上!闹得不可开交,还要朕来给你们断这糊涂官司!”

马齐躬身道:

“皇上,年羹尧越界行事,确有不妥,然其查获证据,似非空穴来风。鄂克逊身为大将,驭下不严,纵有冤情,亦不该冲撞钦差······”

马齐话未说完,张廷玉上前谨慎说道:

“皇上,臣观两份奏折,各执一词。年羹尧证据虽在,然其中关节,尚需核实;鄂克逊虽有冲撞之过,然其报国之心,亦不可不察。如今江宁局势微妙,臣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康熙正闭目养神,此时眼皮微抬,看了张廷玉一眼,复又闭上。

“渔人?这江南的池子里,想当渔人的,只怕不止一个。”

康熙猛睁开双眼,似下了决断:

“衡臣,拟旨!”

张廷玉连忙备好笔墨。

“谕令年羹尧,严束所部,无旨不得再入两江地界行事,所需盐枭案情证据,移交钦差行辕核查。其所奏江宁驻防军官之事,暂不予置评,待查。”

“申饬鄂克逊,驭下不严,致使部下卷入盐务纠纷,更兼御前失仪,罚俸一年,着其闭门思过,整饬军务。军中暗探伤亡之事,由兵部另行核查。”

“传旨胤禛、胤禄,盐务整顿,当以大局为重,协调各方,速见成效。另,李煦、曹寅,身为织造,兼巡察御史,于地方盐务积弊,未能及时察举,亦有失职之咎,着传旨申斥,令其戴罪效力,协同钦差理清盐务账目,不得有误!”

康熙一口气说完,重又闭目养神,只见张廷玉笔走龙蛇,话音刚落,旨意也书写完毕。

这几道旨意,看似各打了五十大板,实则深意存焉。

既为约束年羹尧,敲打鄂克逊,恰又保全查案的由头,更将李煦、曹寅这两个关键人物,牢牢摁在协助钦差(实则是胤禛)清理盐务账目的位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