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安陵新政(2 / 2)

“也好…且看他如何施为。这官场倾轧,众生百态,亦是观命测运的绝佳素材。”

他暂且按下为胡三勾勒【百劫痋胎】命数之事,将部分心神锚定柳文轩魂线,静观其变。

赵武的心神透过魂线,冷静地映照着安陵郡守府内的一切。

柳文轩的愤怒与决绝,钱老吏的惶恐与劝阻,皆如水中倒影,清晰无误。

他看到柳文轩强令钱老吏退下抄录条陈,独自在书房内焦躁地踱步,胸膛起伏,时而驻足案前,凝视那份墨迹淋漓的《革弊新政条陈》,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那原本淡薄的明黄官气,此刻因这强烈的情绪与意志而显得躁动不安,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涟漪不断。

“新官上任三把火…此火若烧不好,恐先焚己身。”赵武心中默然评价。

柳文轩此举,看似果决,实则是被逼到墙角后的孤注一掷,缺乏周密铺垫与制衡手段,极易引火烧身。

安陵郡积弊已深,盘根错节,岂是一纸文书、一场训话所能撼动?

那些胥吏,久经官场,自有其生存之道,阳奉阴违、推诿拖延乃是家常便饭。

果然,次日郡衙大堂之上,景象透过魂线传来,并未有柳文轩期望中的雷霆之势。

大堂肃穆,属官胥吏分列两旁,垂首恭立,看似恭敬,然气息沉滞,眼神交汇间隐有默契的漠然与抵触。

柳文轩端坐堂上,宣读条陈,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干涩,却努力维持着威严。

所言无非清丈田亩以增税基,严核刑狱以平民怨,裁汰冗吏以节开支,皆是针对前任邢启文遗留弊政的举措。

然其话音落下,堂下一片寂静。片刻后,方有掌管田亩户籍的户房司吏出列,躬身道:“大人明鉴,清丈田亩乃利国利民之策。然安陵郡地僻人稀,山田零散,胥吏人手不足,且眼下正值春耕,恐扰农时,是否…待秋后闲暇再行丈量?”

接着,刑房司吏亦道:“核查旧案,平反冤狱,自是正理。然卷宗浩繁,年代久远,人证物证难寻,非一朝一夕之功。且若大肆翻案,恐引刁民效仿,诉讼蜂起,反添混乱。”

掌管银粮仓廪的库吏则哭丧着脸:“大人欲裁汰冗员,节省开支,下官岂敢不从?然郡库早已空虚,在册胥吏俸禄尚且拖欠,若骤然裁撤,恐其生计无着,滋生事端…再者,许多差事需人跑腿,人手若减,公务恐更延误。”

言辞恳切,理由充分,处处打着“为公”、“为民”、“为稳定”的旗号,将柳文轩的政令轻轻巧巧地挡了回去,或拖延,或强调困难,总之便是难以执行。

柳文轩面色由红转青,握拳强压怒火,试图驳斥,然他初来乍到,对郡中具体情况知之甚少,对方所言又似乎切中实情,一时竟难以找到有力反驳之处,只能厉声强调新政必须推行,责令各房限期拿出细则。

堂下众人唯唯诺诺,口称遵命,然那敷衍懈怠之意,隔着魂线赵武都能清晰感知。

首次交锋,柳文轩显然落了下风。他空有郡守之名,却无掌控衙门实际运转之能,政令不出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