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血纹(2 / 2)

“回太后,臣今年十八岁。”叶楚然垂眸应着,声音比方才低了些,更显温顺,“家父早逝,家中只剩母亲与臣二人,如今母亲在京郊别院静养。”

太后闻言,微微蹙眉:“这年纪是大了些,寻常贵女这个年纪,早该议亲了。不过也无妨。”

她话锋一转,语气松快了些,“娶妾本就图个好颜色与温顺,年纪倒不算什么。你将来入了王府,日后要好生侍奉魏王,用心为他趋吉避凶,多纳福泽,莫要辜负了这份机缘。”

秦渊嘴角不自禁的勾一勾,这老太婆还觉得自己这孙儿是个香饽饽,跟挑宝贝似的,挑三拣四,丝毫不管人家能不能看的上你家孩子,按叶楚然的性子,此刻估计掐死她的心思都有了。

叶楚然闻言,连忙屈膝再拜,额角轻触衣摆,郑重道:“臣谢太后恩典!蒙太后垂怜、陛下体恤,肯将臣指予魏王殿下,此等殊荣,臣实难承受,却也满心欢喜。臣本是微末之躯,如今得入王府侍奉殿下,既能为殿下趋吉避凶,又能承太后与陛下的恩泽,已是天大的福分。日后入府,臣定当尽心侍奉魏王,恪守妾礼,不敢有半分懈怠,更不敢辜负今日太后与陛下的信任!”

“还是个听话的性子。”太后颔首道。

叶楚然拜谢起身,垂眸略作沉吟,复又屈膝低首:“太后,陛下容禀,臣尚有一事恳请。臣阴阳门祖辈传下规矩,凡族人婚嫁,需以纸卜显象测度吉凶,一来为新人趋避灾祸,二来也合我门顺天应人之训。臣虽为妾室,却不敢违逆祖制,斗胆恳请太后与陛下恩准,容臣当场卜测此桩姻缘吉凶,以慰先祖,以安王心。”

姜昭棠闻言皱眉,眼中掠过一抹狐疑之色,似是在说,搞什么鬼。

太后眼中闪过几分兴味,抚着榻边锦缎笑道:“哦?白纸也能卜卦,这倒是新鲜,哀家听说少司命祈命求雨很是擅长,我倒想瞧瞧这所谓的玄门道法,准了。”

叶楚然谢过恩,转身从随身锦囊里取出三样物事。

一方洁白的宣纸、一支无墨的素笔,还有个拇指大的青釉小瓶。

“慢着,这纸给朕瞧瞧。”姜昭棠皱眉道。

滕内侍连忙躬着身子,迈着小碎步上前,双手接过宣纸,又小心翼翼地递到姜昭棠面前。

姜昭棠捏着纸边,对着灯火反复细看,没发现什么异常,纸质却是寻常的宣纸,并无半分异样。他看了半晌,将纸放在一边,吩咐拿一张新纸过来,狼毫也换掉,如此他才放心的坐定观看。

叶楚然接过纸,重新平铺在案上,又从锦囊里取出那只青釉小瓶,举到众人眼前示意。

“陛下、太后请看,此乃我阴阳门特制的‘引灵水’,能引姻缘气运显于纸上,配合吾门咒语,吉凶立现。”说着便倾斜瓷瓶,将瓶中透明液体缓缓倒在宣纸上。水痕在纸面上慢慢漫开,只将纸页润得微微透亮,除此之外,再无半点异常。

接着她双指并拢,在唇畔虚拢成诀,眼帘轻垂,口中似念念有词,待殿中众人的目光都聚在案上的宣纸上,她才拿起案边那支无墨的素笔,在湿润的纸面上轻轻划过,一笔一划写下魏王的名字。

不过瞬息之间,名字笔画竟像蛛网般向外蔓延,红褐色的纹路顺着水痕晕开,颜色越来越深,须臾功夫便爬满了整张宣纸,在灯火映照下,那斑驳的红褐像极了凝固的血迹,瞧着格外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