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希望(2 / 2)

翌日,卯时初。

秦府丫鬟仆役,再加上莫氏家卫,百米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的从长干里出发。

古人送别常用杨柳,因为“柳”有“留”的意思,最早记载出现于《诗经》,里面有句话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不舍也是从这里来。

从汉时便兴起了折杨柳的风尚,古时车马很慢,如果分处南北,路途遥远,没有车马与护卫,这一生可能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所以离别是真的十分不舍。

秦渊出行从开始就不太顺利,自府门至西坊街城门,两侧百姓如潮,车轿行处,黑压压一片人齐齐叩首,起伏间竟像麦浪翻涌。

没有豪言壮语作别,只有几句朴素祝福顺着风飘过来:

“大人一路平安啊。“

“好人有好报,大人一生顺遂。“

“大人是好人,定能封王拜相的。“

“祝大人升官发财!“

秦渊掀帘下车,对着人群深深一揖:“多谢父老厚意,渊在此祝愿大家岁岁平安,余生和泰。“

短短两句话,倒让不少人红了眼眶。许是这些年过得太苦,此刻被这句熨帖的话一撞,竟有人抽噎起来,说不出更多吉利话,只反复唱着不成调的祝歌,额头在地上磕得笃笃响。

今日商坊特意休市,摊贩们列在道旁。这家笑着丢来一麻袋蜜橘,喊着“莫忘家乡味“;那家递过一串鲜羊肉,说“路上添口热的“。零零总总堆下来,不仅车驾被塞得满满当当,连仆役丫鬟怀里都抱不下了。

秦渊再拜辞行,回车时眼眶已泛潮。他长舒口气,对阿山道:“记住这一幕,这便是学问的意义之一。所谓造福万民,未必是多大功业,能在关键时刻护他们周全便好。民生唯艰,贫苦让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谋算人心,所以也算是淳朴纯粹之人,这些百姓,哪怕只尝过一丝甜,他们也会记挂你一辈子。“

阿山忙掏出手帕为他拭泪,重重点头:“阿兄莫哭,阿山都懂了。“

百姓送来的物件还在增多,莫姊姝只得吩咐再调几辆马车。等她气喘吁吁回来,正撞见夫君眼眶发红,分明是刚落过泪。

“夫君如今万家生佛,百姓感恩若此,妾为夫君贺。”

“跟你说过多少回,别总这么客气。”秦渊伸手将她揽进怀里,在她脸颊上偷了个吻,见她愣住,又重重在她唇上吻了一口。

莫姊姝惊呼一声,回过神时已依偎在他胸前。

她嗔怪地捶了下他的胸膛,嘤咛着埋进他怀里,耳根红得不敢抬眼。

阿山在一旁看得直笑,拉着她的衣袖道:“嫂嫂莫害羞,夫妻本就该这样恩恩爱爱的呀,别人见了只会羡慕,不会笑话的。”

莫姊姝红着脸坐直,点了点她的额头道:“别跟你阿兄学这浮浪性子。”

阿山却不以为意,笑道:“阿兄行事,恣意放纵,颇有嵇康洒脱不羁之风,更兼才学斐然,亮拔清操,当世无人可比,我也只能效仿,学不来这风骨。”

“你这小妮子,怪不得夫君会认你当义妹,这小嘴当真甜的很。”

“嘻嘻。”

秦渊抚了抚她的头,微笑道:“不必学,走你自己的路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