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赵沛然(2 / 2)

难不成,谢山长属意的,竟是她?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秦渊自己倒先怔了怔,他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莫姊姝这清冷性子,她能同意?

别因为这桩包办的婚事恨上自己才好。

回到府中,刚至大门口,便见一道修长身影立在石阶旁。那人青衫洗得发白,背着手望着门匾出神,走近了瞧,竟是许久未见的赵沛然。

“赵兄?”秦渊略感讶异。

赵沛然像是被这声唤惊了魂,猛地转过身来,眉宇间堆着化不开的愁绪。他慌忙侧身,长揖及地:“见过秦学长。”

“进来说话。”秦渊侧身让他。

二人穿过天井,落座茶室,赵沛然却只顾着摩挲茶盏边缘,嘴唇嗫嚅了半晌,也没吐出个整句来。

秦渊瞧着他这副模样,无奈失笑,起身沏了杯茉莉花茶推过去:“赵兄有话不妨直说。你我有缘相识,彼此互结了渊源,若真有难处,我能办的,自然不会推辞。”

赵沛然喉结动了动,终是硬着头皮开口,声音细若蚊蚋:“学长,我城中有个族弟……此番牛痘接种排到了第三轮,还要等上半月。可尼山书院已经开课,再迟些,他的课业怕是要落下了。不知……不知能否通融,让他提前些?”

话一说完,他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脸颊腾地涨红,头埋得更低,连耳根都泛了红,双手紧紧攥着袖角,不敢看秦渊。

“这有何难。”秦渊拿起案上纸笔,三两下写就一张条陈,递过去时不禁蹙眉,“你这性子实在不知让人如何说,多大点事,至于如此拘谨?”

赵沛然接过条陈,指腹触到纸面,才像是松了口气。

他猛地站起身,双手将条陈按在胸前,对着秦渊深深一揖,脊梁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多谢学长!这份恩情,赵沛然记在心里。”

秦渊连忙侧身避开他这大礼,伸手将他扶起:“赵兄快别如此,前些日子你因我受了牵连,吃了那般多苦头,我却被琐事绊住,连句谢罪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如今这点小事,本就是我该做的,谈何恩情?”

“往后有事尽管开口,不必这般见外。”

“还是要多谢!”赵沛然深揖在地。

秦渊有些唏嘘,天水赵氏,往日也算大族,只因姜氏起兵,此家族持中立态度,两不相帮,直到大华立朝才俯首称臣,太祖不喜,将其雪藏隐用,直到前朝才被重新启用,赵氏门人多任御史。

这家族辉煌的时候一个在汉朝,封侯者三十几人,再然后到了宋朝,旁支出了个赵匡胤,又牛逼了好一阵,成了百家姓之首。

只是历朝历代的家主都不是很聪明,凡事都要求族人按照老祖宗的《家训十条》来,厚生与光宗是主要内涵,其实掰开了也就是四个字。

不争与不抢。

在你还是个婴孩的时候,赵氏的家主便告诉你,别人要是造反咱们绝对不跟风,要是不义之师你还得考虑要不要举报一波,也就是五胡乱华那时候政权林立,没有一个说得上是正统,赵氏觉得没有举报的必要,这才选择了两不相帮,没成想犯了姜皇的忌讳,既然想要做到和光同尘,那你们都回家种地去吧,看看韬光隐晦,你家能不能出个司马懿这样的“谋臣”。

所以现在小赵同学过得拮据,为了尼山书院日常的嚼用,祖传字画都要拿出来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