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寻死(2 / 2)

\"末将领命!\"

眼看李沐将魏文康的兵马交到自己手上,李云心中却有几分踌躇。他思量着恐怕难以真正统领魏文康,索性分出部分兵权给对方。毕竟论带兵之能,魏文康丝毫不逊于自己,确实也没资格对其发号施令。

见他们达成共识,李沐微微颔首,随即策马朝远处那群惊魂未定的掌柜们奔去。方才交战之地刀光剑影,这些手无寸铁的商人自是不敢靠近。

\"这些银票原就是你们的。\"李沐翻身下马,将一叠银票递到众人面前,\"前路凶险,不如就此返程。\"

\"那座城池你们更为熟悉,留在那里至少性命无虞。\"李沐此话一出,商贾们面面相觑,纷纷点头称是。当初离城本是担忧李沐劫财,未料反被乱军所抢。如今钱财失而复得,倒显得他们多虑了。

\"陛下恕罪,先前您命我召集他们......\"有人惴惴不安地请罪。李沐摆手道:\"无妨,当务之急是你们回去振兴城邑经济。待我平定北魏,自会另有安排。\"

嘱咐完毕,李沐转向李云与魏文康:\"整顿各自兵马,做好开拔准备。\"二人得令而去。

李沐仔细检阅魏文康的部属,虽人数不多,却个个骁勇。虽说先前交战伤了不少自己人,但那也是情有可原。这些精锐日后必成平定北魏的利器。

\"这些都是你的亲信?\"李沐问道。魏文康答:\"曾经统率千军万马,遭人构陷后,就剩这数百弟兄了。不过他们个个能以一当十。\"

\"甚好。\"李沐满意道,\"收拾行装,准备进军下一座城池。\"

李沐转身离去,他召集了所有弟兄,带上了武器和贵重物品。

虽然跟随李沐未必用得上这些,但他们早已习惯,不带反而不安心。收拾妥当后,李沐便率领众人向下一座城池进发。

------------

李沐为众人分发了特制的铠甲与武器。

这些装备由他改良打造,材料特殊,既轻便又坚固,防御力远超寻常。魏文康抚摸着身上的铠甲,难掩惊讶。

“陛下,这铠甲是您的设计?”

李沐点头:“偶然寻得的材料,轻盈且坚韧,便制成铠甲。”

魏文康欣喜不已。过去的装备笨重且脆弱,远不如李沐所赐。

“准备就绪,全军出击!”李沐一声令下,队伍浩浩荡荡压向前方城池。

很快,他们包围了目标,李沐令李云安营扎寨。

此时天色渐晚,今日未必能攻下城池,但足以消耗敌军意志。敌人兵力不足,迟早会被彻底击溃。

李沐环视众人,下令道:“分三路进攻!魏文康率左翼,李云攻右翼,我亲自正面突进!”

魏文康领命,立刻带人行动。三路人马同时发动攻势,城内守军匆忙应战。

双方激战数时辰,直至夜幕降临。李沐命令收兵,休整一夜。敌军装备落后,明日必能一举攻破。

------------

今日奔波终日,全军暂歇养精蓄锐。

李沐召回众人后,立即带着李云和魏文康来到军帐中。他凝视着案几上那张简陋的布防图,沉声道:\"这是我派人侦察后绘制的敌军布防。\"

魏文康与李云凑近细看,不约而同地颔首。

\"明日仍从既定方向发起攻势。\"李沐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两人肃然应命,经过今日侦查,他们对敌情已了然于胸。照此态势,攻克这座城池指日可待。

年轻的统帅忽然加重语气:\"午时之前必须破城!入城后不得惊扰百姓分毫。\"锐利的目光在两位将领脸上扫过,看到他们郑重的表情才稍显满意。

魏文康暗自心惊。他见过太多破城后烧杀掳掠的军队,却从未见过如此约束部众的主帅。这样仁义的主公,值得他誓死追随。这个念头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今日就到这里,养精蓄锐。\"李沐挥退二人后,独自凝视着地图上蜿蜒的标记。攻克此城只是开端,北伐之路依然漫长。他合衣而卧时仍在思忖:待平定北魏,定要推行仁政,让这里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翌日黎明,三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敌军防线在雷霆攻势下节节败退,正午未至,城门便轰然洞开。李沐率铁骑长驱直入,对负隅顽抗的守军毫不留情——既然不肯投降,就绝不能留下祸患。

战报传至北魏皇宫,惊怒交加的皇帝掀翻了御案,咆哮声震彻大殿:\"饭桶!连座城都守不住!\"

【重写版】

北魏皇帝冷哼一声,锐利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开口。眼下圣上盛怒,多说多错,谁都不想触这个霉头。

见无人应答,他重重跌坐在龙椅上,手指敲击着扶手。\"听说,魏文康那叛贼投了大唐?\"

逃回的士兵们忙不迭叩首称是。他们拼死杀出重围,就是为了将这个消息带回。

\"好得很!\"皇帝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乱跳,\"先前抗旨出逃已是死罪,如今竟敢投敌——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寻死!\"

阶下将领们交换着眼色。事到如今还谈什么活路?从魏文康出逃那日起,陛下就没打算给他生机。

\"臣...臣请释放杨将军回营。\"一名文 战兢兢提议,眼角偷瞄着皇帝神色。伴君如伴虎,这话搞不好要掉脑袋。

果然,皇帝霍然起身,袖袍带翻了一地奏折。\"放他?那阉奴早禀报过,这逆贼口出狂言意图谋反!难道就因战事吃紧,朕便要纵虎归山?\"

见龙颜震怒,进言的大臣顿时匍匐在地。紧接着又有几名官员出列跪谏:\"陛下明鉴,若无杨将军坐镇,怕是难以抵挡唐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