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天幕骤然绽开琉璃火树,万千光坠如星雨倾泻。小翠仰着头呆立,连向来清冷的梅雪也睁大了眸子。那些光点落在她睫毛上,映得少女面庞忽明忽暗。
她回眸投去仰慕的目光,凝视着李沐的身影。
\"圣上明鉴!\"
\"公子当真如天上谪仙!\"
夜空中绽放的绚烂花火,不仅令小翠与梅雪惊叹不已,更让整座长安城为之沸腾。万千民众仰首观望,痴痴地望着那璀璨夺目的光华在苍穹起舞,又转瞬即逝。
纵使在后世工艺昌明的年代,人们依然会为烟花的绚烂所倾倒。更何况在这大唐盛世?黎明百姓目睹此景,无不惊骇失色。
\"天呐!这...这是何物?\"
\"苍穹之上怎会绽放如此瑰丽的光芒?\"
\"莫非是仙家显圣,施展神通?\"
\"神仙下凡了!快跪拜祈福!\"
许多淳朴的百姓纷纷伏地叩首,向着夜空顶礼膜拜。他们一面行礼,一面低声祝祷:\"恳请仙君庇佑!\"
\"祈愿家宅平安,佑我大唐国祚永昌!\"
这般景象引得更多百姓相继跪倒,虔诚礼拜。
恰在此时,李沐点燃了第二枚烟花。
\"咻——砰!\"
又一道华彩划破夜空,七彩流光将长安城映照得宛若仙境。围观人群发出阵阵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皇宫大殿内,李世民与文武百官亦不约而同起身观望。
\"此乃何物?\"
\"美哉!妙哉!\"
\"莫非真是上苍显灵,护佑我朝?\"
群臣面露惊色,议论纷纷。这般前所未见的奇景,连见多识广的朝臣们也为之震撼。更有大臣直接向李世民伏地叩首:
\"元旦佳节,天现祥瑞,此乃吉兆啊!\"
\"定是陛下仁德感动天地,方得仙人赐福!\"
\"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愿陛下圣名流芳百世,我朝国运绵延万代!\"
有人带头,众臣纷纷将空中焰火视作祥瑞,向皇帝道贺。便是李世民本人,也为这绚烂光华所倾倒,甚至暗自思忖:莫非真是上天感念他的功绩,特降祥瑞?
\"善!大善!\"
\"天赐祥瑞,实乃大喜!\"
\"此乃苍天为我大唐庆贺!\"
袁天罡凭借蛛丝马迹,心中已猜得七八分。但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他岂会说破?天降祥瑞之说,对稳固皇权民心大有裨益。他这般精明之人,怎会不识时务?
\"况且这奇景既是李公子所为,与天降祥瑞又有何异?\"
\"李沐公子,本就是护佑大唐的活祥瑞!\"
在袁天罡心中,早已将李沐视为真正的在世神仙。这位少年对大唐的贡献,远胜所谓祥瑞万千。既然如此,何不顺应天意?与百官同贺便是!
袁天罡脸上堆满笑容,跟着众人高声祝贺。
\"臣等恭贺陛下!贺喜大唐!\"
\"陛下功绩永载史册,大唐基业千沐万代!\"
听着群臣的赞颂,李世民心中升起无限豪情。
有了这等祥瑞,天下人谁还敢说他得位不正?
他李世民,必成千古明君!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位 眼角笑出了褶子,整个人容光焕发。
\"甚好!\"
\"众爱卿随朕出宫,继续观赏这天降祥瑞!\"
李世民率先起身,率领百官登上宫墙观赏焰火。
可当看清焰火腾空的位置,他心头突然闪过一丝不安。
\"这方向......莫不是李沐的宅院?\"
\"该不会......这所谓祥瑞,又是那小子鼓捣出来的把戏?\"
以李世民对李沐的了解,那小子确实有这个本事。
毕竟稀奇古怪的东西,那小子已经献上不少了!
\"不......\"
\"若真是李沐所为,那岂不是说......\"
\"上天并不认可朕?\"
一念及此,李世民心头巨震,却强压心绪,面不改色地与群臣共赏焰火。
......
\"嗖——轰!\"
\"嗖——轰!\"
绚丽的烟火在夜空中次第绽放。
整座长安城都沉醉在这梦幻美景中。
可惜好景不长。
李沐准备的焰火本就不多。
最后一枚烟花升空后,他拂袖转身。
望着渐渐消散的火光,年轻人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
\"烟花虽美,终是昙花一现。\"
\"唯愿大唐盛世,能如皓月长明。\"
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不过昙花一现。
贞观之治后武氏篡权,开元盛世毁于安史之乱。
他不愿华夏再历苦难。
不愿看到百姓流离失所。
更不愿千年后,神州竟遭倭寇践踏!
\"大唐盛世!\"
\"这还远远不够!\"
\"定要让大唐开创更辉煌的时代!\"
李沐在心中暗暗立誓。
......
这个新年,长安百姓过得格外欢喜。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活动持续到上元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