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这还远远不够(1 / 2)

李沐干脆利落地取出硫磺、芒硝与木炭,指向三物。

“便是由这三样按特定比例配成。”

“我当场配一次,你看仔细!”

他迅速调配出一份,但并未引爆——这种危险事,还是另寻安全之地试验为妙。

袁天罡看得双眼发亮,如窥天道真理,激动得手舞足蹈。

“妙极!原来如此!”

“化学、、炼丹、雷法......”

“这些竟真同出一源,暗藏至理!”

“化学才是通天大道啊!”

他顿觉毕生所求之道,此刻豁然开朗。

天地奥秘,自然玄机,竟尽在化学变化之中!

这一瞬的领悟,胜过他当道士数十载。

“小郎君真乃神人也!”

“这师父拜得值!”

李沐见状无奈摇头。

谁让这老道本就痴迷玄学?

只要别再给自己算命,随他折腾吧!

“行了!”

“都学会了就自己当心!”

配比简单,袁天罡又天赋过人,一点即透。

———

李沐携制好的返家。

随后,他取竹筒作烟花底座,填入并裹好 。

不多时,一支能直冲云霄、绽放天幕的烟花便诞生了。

这些 虽显粗糙,但该有的绚丽效果丝毫不差!

李沐又赶制了几支,只待夜幕降临便可点燃。

同一时刻,长安太极宫内。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相对而坐,面色阴沉。

\"简直不识抬举!\"

\"朕登基方两载,便开创这般盛世,甚至让大唐提前迎来巅峰!\"

\"他倒好,终日沉湎享乐,还敢对朕妄加指责!\"

长孙皇后静默不语。

因为此刻被 斥责的,正是他的生父,大唐开国之君李渊!

自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退居深宫。任何人遭遇亲子夺位、手足相残,都难免怨愤难平。

尽管李世民始终以礼相待——珍馐美馔从未短缺,歌舞 频频进献。闲居宫中的李渊更是接连诞下数十皇子皇女,对此李世民也从未干涉。

今 本是去贺岁问安,禀报当今盛世景象。不料李渊非但没有好脸色,反而厉声斥责!这彻底毁掉了李世民的好心情。

\"朕究竟哪点比不上建成?\"

\"既然他不喜朕——\"

\"朕偏要证明给他看!定要让这大唐江山成为旷古未有的盛世!\"

\"朕要让他知道,朕才是真正的千古明君!\"

李世民暗自立誓,定要开创前所未有的功业。

见丈夫怒气稍平,长孙皇后柔声劝慰:\"陛下莫要动怒了。今日除夕,还要与万民同庆呢。\"

\"何况有李沐那孩子在,大唐的腾飞指日可待。\"

提及李沐,长孙皇后眼中漾起温柔波光。可惜如今骨肉尚未相认,不能阖家团圆。

李世民也不由感慨:这一年大唐的巨变,确实多赖李沐之功。如今盛世景象,多半要归功于那个少年。

\"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我大唐必将开创亘古未有的辉煌!\"

对于未来,李世民充满信心。当下百姓丰衣足食的盛景,已足以证明他的治世之能。但见识过李沐带来的奇迹后,他期待着更震撼的变革。

到那时,纵使李渊再有不满,也抹杀不了他的功绩。史册自会证明,他李世民才是大唐最伟大的君主!

\"罢了!\"

\"千沐功过,自有定论。\"

整了整十二章纹冕服,李世民昂首走向大殿。文武百官早已在太极殿恭候多时。

若是李沐在此,恐怕完全认不出这个威严煊赫的大唐天子。

臣子们望见李二现身,纷纷展露笑颜,躬身行礼。

\"臣等恭迎陛下!\"

\"启禀陛下,吉时已至,可否移驾宫门与万民同庆新春?\"

李二略一颔首,率领百官步出宫门。立于丹墀之上,只见万家灯火将长安城映照得恍若白昼。每户门前皆悬朱色灯笼,街市间杂耍艺人与各色摊贩比肩接踵,盛况空前。数十万长安百姓身着新衣,喜气洋洋地汇聚宫门外,翘首以盼。

听闻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李二龙颜大悦。想到自己夙兴夜寐处理朝政,与世家周旋,不正是为了今日景象?目睹治世成效,更令他壮志满怀。

\"大唐子民平身!\" 振袖高呼,\"今夜长安取消宵禁,许百姓通宵达旦欢庆!朕与卿等共迎锦绣新岁!\"

礼官得令,示意城头禁军。霎时间,新铸铜钱如金雨倾泻而下。虽值丰年,百姓仍珍视这份御赐吉兆。

\"我捡到了!\"

\"得陛下赐钱,来年定当万事顺遂!\"

\"谢主隆恩!\"

铜钱纷飞中将喜庆推向 。此刻李沐携小翠、梅雪立于外围,遥望宫阙不禁赞叹:\"不想大唐元夕这般壮观!可惜人潮汹涌,难近御前。不得目睹千古一帝真容,诚为憾事。\"

他望着鎏金冕旒的朦胧轮廓,转念又被满城华彩吸引。这般盛世气象,纵使千年之后亦属罕见。

后世物质丰盈,人心却日渐疏离。

年节的滋味早已淡去,再难寻回。

唯有在这大唐盛世,方能领略如此万人空巷、欢腾雀跃的新春气象!

李世民与万民同贺已毕,真正的欢庆此刻才拉开帷幕。

\"公子!今日长安这般热闹,定要好生踏遍这街巷!\"小翠拽着李沐的衣袖雀跃不已,\"前头庙会正盛,快去瞧瞧!\"

李沐含笑应允,任她牵引着穿梭于人潮。

满城红绸映着雪色,他却莫名想起飘零的身世。本应是阖家团圆的佳节,至亲却远隔时空。幸有这俏丽丫鬟相伴,更在此间有了难以割舍的牵挂。

\"不知能否遇见罗姑娘......\"望着街角摇曳的灯笼,少年眼底泛起柔波,\"若能与她共赏这良辰......\"

念及罗贞需侍奉高堂幼弟,终是轻叹一声。这夜的西市灯火如昼,胡姬当垆卖酒,波斯商人吆喝着新奇玩意。李沐第一次真切触摸到大唐喷薄的生命力——这是千百年来最欢腾的元夕。

暮色四合时,小翠突然从回廊窜出:\"公子要放烟花了?\"杏眼里跳跃着期待。

后院青石板上,李沐将竹筒状的物件小心摆正。火镰划过,引信骤然迸溅金蛇。\"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