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开学与调试(2 / 2)

水木大学的开学典礼,一如既往地在庄重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结束。林墨随着人流走出大礼堂,秋日的阳光洒在他沉稳的脸上。

他看了一眼刚刚公布的学年总成绩单:班级第三,年级第七。这个成绩对于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联合体项目和隐秘研究中的他而言,已是相当不错。

他没有过多的欣喜或失落,只是平静地将成绩单折好收起,如同对待一份普通的工作汇报。知识的检验告一段落,而现实的考场,正在国营木器一厂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等待着他。

骑上自行车,林墨径直回到了厂区。接下来的近二十天,他几乎与工人师傅们同吃同住,全身心扑在了生产线改造的最后攻坚阶段。

拆除的废墟被清理,崭新的设备精准就位,物料流通线路铺设完毕,最终汇入控制中枢。

国庆节的前一天,当最后一套设备的调试完成整个改造后的厂区经过彻底蜕变,在夕阳下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冷冽光泽。

原有的格局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流畅高效的“U”型生产单元、标识清晰的物流通道以及集中控制的动力中心。所有厂房改造、设备布置均已到位。

“总算……赶在节前拿下了!”周明轩总工用力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油污,声音带着嘶哑,却充满了如释重负的喜悦。他环顾焕然一新的车间,眼神灼灼。

林墨站在他身旁,望着眼前由自己亲手绘制并参与建设的只是点了点头。

国庆假期短暂而喧闹,但林墨只休息了一天,便又回到了厂里。节后,“逸云”和“磐石”生产线开始进入全面的联动调试阶段。这是最精细、也最考验综合能力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瑕疵,都可能在联调中被放大,影响整体运行。

林墨始终紧跟调试进程,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从首件板式构件在物料通道里经历开料、钻孔、铣型的全程跟踪,到第一套实木框架在榫卯机完成制造;

从喷涂机在工人手中喷出第一道漆膜,到组装区第一件成品家具平稳送入包装区……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动作,聆听着每一次运转的声响,不时与技术人员和老师傅们交流,微调参数,优化流程。

期间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波折但在技术科的同事和林墨沉着冷静的指挥和通力协作下,问题被一个个识别、分析、解决。

当生产线终于稳定、流畅地运行起来,第一批完全在新体系下生产出来的“逸云”系列座椅和“磐石”系列书柜顺利下线,并通过了苛刻的质检时,车间里爆发出了由衷的欢呼声。

也正是在这步入正轨、初见成效的时刻,王副司长的电话打到了车间。

“小林,生产线调试得差不多了吧?你来我办公室一趟。”王副司长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郑重。

林墨放下手中的万用表,擦了擦手,心中微动,预感到可能有重要的事情。他交代了现场技术员几句,便快步走向厂部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