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被逐出师门后,我成了万界共主 > 第186章 风不回头,是因为路修好了

第186章 风不回头,是因为路修好了(2 / 2)

有人在“风”的后面添上了“是林玄”,那字迹便会加深;有人则固执地将其改为“风不是任何人”,那墨迹也同样清晰。

阿芽看着这混乱而又充满生机的一幕,忽然笑了。

她明白了,《忘传》早已不是那本固定的册子,它活了,活在每一个敢于思考、敢于说话的人唇齿之间。

当夜,一片枯黄的林玄草叶被风吹入火塘。

在即将化为灰烬的瞬间,草叶中心猛地亮起一簇微光,灰烬中竟析出了一个闪亮的符号,那形状,赫然是“开始”两个字的倒写。

阿芽心中一动,拾起一根未燃尽的炭笔,就在泥地上,重重地将这个倒写的“开始”重新描摹了一遍。

笔落的刹那,她四周所有的草尖,无论迟应草还是林玄草,都齐齐剧烈一颤。

草叶上的千万颗露珠同时坠地,碎裂的声音汇成了一句只有她能听见的低语:“你说漏的,才是真经。”

暴雨倾盆,群山之间,苏青竹的脚步被汹涌的山洪和崩塌的山体所阻断。

她正在寻找传说中最后一株迟应草母株可能存在的盲区。

面对天威,她却没有施展任何惊天动地的术法,只是平静地从怀中取出一片迟应草的叶子,轻轻贴在被山洪冲刷出的岩壁裂缝上。

奇迹发生了。

草叶的脉络骤然亮起微光,那光芒顺着裂缝渗入山体深处。

下一刻,地底传来沉闷的轰鸣,阻断道路的地下暗流竟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改道!

前方堆积的碎石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操控,自行挪动、排列,在洪流中断裂的山道上,垒出了一道通往上方的阶梯。

苏青竹踏阶而上,心中一片空明。

她彻底悟了,所谓的律则,从来不是由谁来书写的,世界早已有了自己的意志,而她,不过是恰好被选中,借她之手,让那意志得以显现。

她割破指尖,一滴鲜血悬浮于空,随即在雨幕中虚划一道优美的弧线。

这不再是为了记录什么,仅仅是为了确认,这片天地,已经开始了它自己的呼吸。

下山途中,她路过一座早已废弃的书院。

在斑驳的墙垣角落,她看到了一行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的稚嫩字迹:“我要成为像林玄那样的人。”但这行字,又被后来者用更粗粝的石块划掉了,旁边还添上了一行充满嘲弄的批注:“此人不存在,请勿效仿。”

苏青竹驻足良久。

她没有去补上那被划掉的一刀,也没有抹除那句刻薄的批注。

她只是静静地,将一片迟应草的嫩叶,轻轻压在了批注下方的砖缝之中。

三日后,那片草叶竟在砖缝里生根。

迎着风,叶片背面有光影流转,断断续续地浮现出《错经》中最荒诞不经的一段传说——“他不用剑”。

那光芒一明一暗,如同呼吸,又像是一个沉默的玩笑。

终于,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整个归墟,无论城市还是乡野,所有人的心磬在同一时刻,再度自鸣。

那旋律,依旧是林玄生前时常哼起的不成调的小曲,但音调却发生了微妙的偏移,不再是孤单的一人哼唱,而是变得更温和,更驳杂,仿佛被成千上万的人用不同的心境哼唱了无数遍后,自然演变而成。

茅屋中,阿芽听到这旋律,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正是村里孩童们这几日追逐打闹时,最常哼唱的调子。

东荒的铁匠铺里,铁头放下了手中的巨锤,炉火映着他满是沧桑的脸,他喃喃自语:“原来,这世上最响的声音,从来不是剑鸣,也不是钟响。”

碑林之巅,苏青竹立于高台之上,身前,一株新生草叶凝聚成的笔,正在一块光滑的石板上自动书写。

它写下了三个字,随后,却留下了一大段意味深长的空白。

苏青竹伸出手,轻轻一挥。

那写就的三个字与那段空白,瞬间化作一阵无形的风,挣脱了石板的束缚,向着四面八方席卷而去。

而在群山深处,一株刚刚从岩缝中钻出的新生林玄草,在风中悄然展开了第一片叶子。

叶片的背面,清晰地浮现出两个字:“开始。”

风没有停止,它只是换了一个名字。

那阵风,最终没有吹向任何王座或高塔,而是盘旋着,落入了归墟最寻常的村落里,轻轻拂过那些在泥地里打滚,正仰头望着天空,眼神最为清澈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