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短篇鬼语集 > 第731章 邪马店阴间路

第731章 邪马店阴间路(2 / 2)

李壮没好气地回道:“你这块盐碱地,耕了也不长苗。”

王文秀顿时来了气,抄起扫炕笤帚就要打过来,却突然僵住了动作,眼睛瞪得溜圆望着窗外:“老天爷...那…那是啥...”

李壮顺她视线望去,只见阴间路上飘着一串幽幽的绿光,像是灯笼,却又不见提灯笼的人。那绿光排成一列,正缓缓向村子移动。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随着绿光靠近,村里所有的狗同时发出了哀鸣,接着又瞬间安静下来,仿佛被什么掐住了喉咙。

“趴下!别让它们看见!”李壮压低声音,把媳妇拉倒在地。

两人趴在窗台下,大气不敢出。直到那绿光从路上飘过,渐渐远去,才敢慢慢抬起头来。

“那…那是什么鬼东西?”王文秀声音发抖,也顾不上光着身子了,死死抓着李壮的胳膊。

李壮摇摇头,心里却想起了老一辈人讲过的故事。说是邪马店早年是个古战场,死人无数,阴气重得很。阴间路正好建在当年的埋尸坑上,所以经常闹邪乎事。但以往顶多是些怪声怪影,从没有过这么明目张胆的景象。

第二天,村里炸开了锅。不少人都看见了那串绿光,而且刘寡妇家院墙上出现了一排奇怪的印记,像是被什么粘糊糊的东西摸过似的。更可怕的是,早起放羊的老赵头发现阴间路中央多了一堆乱石,摆成了个古怪的图案,看久了让人头晕目眩。

村长再也坐不住了,派人去邻村请八十岁的孙婆子。孙婆子是这一带最有名的神婆,据说能通阴阳。

孙婆子下午就被请来了,小脚颤巍巍的,眯着眼睛在村里转了一圈,最后在阴间路口停住了。

“坏了坏了,”孙婆子摇头咂嘴,“这是阴兵过道啊。”

村民们顿时哗然。阴兵过道是传说中的大凶之兆,预示着灾祸将至。

“怎…怎么办啊?”村长也慌了神。

孙婆子吩咐准备黄纸、香烛和几只公鸡,说要做法事安抚。但她私下里对村长说:“这东西邪性得很,不是一般的阴兵。它们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找不到恐怕不会罢休。”

这话不知怎么传了出来,搞得人心惶惶。天一黑,家家闭户,灯都不敢点太亮。

李壮心里总觉得不安,傍晚时分他又去了阴间路一趟。夕阳余晖下,那条平时再普通不过的土路显得诡异非常,路两旁的杨树被拉出长长的影子,像是一个个张牙舞爪的鬼怪。

他在路边发现了个东西——半埋在土里的一个小木人,做工粗糙,像是小孩子玩具,却涂着红红绿绿的颜料,眼睛处是两个黑窟窿。

李壮把它捡起来,顿时觉得手心刺骨的凉,吓得他赶紧扔了出去。那木人落地时,竟好像自己翻了个身,面朝下趴在了土里。

当晚,李壮和王文秀早早熄了灯,却都不敢睡。王文秀罕见地安静,紧紧靠着丈夫,浑身绷得僵硬。

夜渐深,外面忽然起风了,吹得树叶哗哗作响。在那风声中,隐约夹杂着别的声音——像是许多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却又轻得几乎听不见。

李壮悄悄从窗帘缝隙望出去,顿时浑身血液都冻住了。

阴间路上,影影绰绰有无数人影在移动。它们看不清面目,只是一个个模糊的黑影,排着诡异的队伍向前行进。最前面是那几个绿色的灯笼,幽幽地闪着光。

队伍经过之处,地面结起一层白霜,尽管这是盛夏之夜。

忽然,那些影子停住了。最前面的几个缓缓转向村子,然后整个队伍开始向邪马店移动过来!

“坏了坏了...”李壮喃喃自语,腿肚子直哆嗦。

王文秀也看到了外面的景象,吓得牙齿打颤:“咋…咋办啊?它们过来了!”

眼看那诡异的队伍越来越近,李壮忽然想起白天孙婆子说的话——“它们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快!快找找家里有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东西!”李壮推了媳妇一把。

两人手忙脚乱地在屋里翻找,却不知到底要找什么。这时,那绿色的光芒已经照到了院墙上,整个院子被映得绿幽幽的,诡异非常。

王文秀突然想起什么,扑到炕头的柜子前,从最底下翻出一个小布包:“这个!这个是不是?”

李壮接过布包打开,里面是个和老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的小木人,只是这个保存得更完整,颜色也更鲜艳些。

“这哪来的?”李壮厉声问。

“前…前几天去镇上赶集,有个摆摊的非要便宜卖给我,说能保佑怀上娃...”王文秀声音越说越小,“我看好看就...”

就在这时,院门无声无息地开了。那些黑影并未走进来,只是停在门口,绿光照得满院森然。

李壮顾不得责怪媳妇,攥着那木人不知如何是好。忽然他灵机一动,想起老人说过这类邪物怕铁器,忙从灶台旁抽出一把菜刀,将木人放在门槛上,心一横,一刀劈了下去!

木人应声而裂,从中流出暗红色的粘稠液体,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

几乎同时,院外的绿光猛地摇曳起来,那些黑影开始扭曲、变形,最后像烟一样消散在夜空气中。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只剩下满地白霜证明刚才不是幻觉。

事后,孙婆子说那木人是个“引子”,专门引来那些不干净的东西。要是那晚没发现,邪马店恐怕要遭大殃。李壮歪打正着,破坏了引子。

阴间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邪马店的人走过那里时,总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夏去秋来,路旁的杨树叶开始变黄,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金黄的玉米秆在阳光下闪着光,村民们忙着收割,渐渐将那夜的恐怖深埋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