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康熙宣布九月九日重阳节,他将在太祖爷努尔哈赤的面前,再度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祖仪式。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盛京的天空,人们纷纷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典。
九月初二日晚,皇宫内灯火通明,康熙与高士奇等几位亲信大臣围坐在一起,闲聊着家常。
高士奇突然问道:“皇上,重阳节祭祀太祖,可有特殊的环节?”
康熙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正准备回答,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又点了点头。
高士奇见状,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康熙的意思。
他呵呵一笑,说道:“臣知道了,臣会安排的。”
“哦?你知道什么?”康熙反问道。
“皇上是在等东南的消息?”
“哎......你是朕肚子里的蛔虫啊。”康熙一边笑,一边摇着头说道。
“皇上是想告诉太祖爷,朝廷不但平定了三番,也收复了台湾,统一了整个华夏大地!”高士奇说道。
康熙闻听此言,站起身来走到殿外,瞅着一丝月牙说道:“自太祖爷于万历十一年,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以来,到如今的康熙二十一年,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了......”
高士奇心中一惊,原来康熙这次祭祖,大有深意。
万历十一年二月,寒风凛冽,大地一片苍茫。
李成梁率领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汹涌地向古勒寨扑去。
这座山寨位于高山之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什,作为大明朝廷的代表,肩负着劝降的重任。
他们心中忐忑不安,因为觉昌安的女儿嫁给了古勒寨的寨主阿台。
此次进城,不仅是为了完成朝廷的使命,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
当觉昌安和塔克什进入古勒寨时,阿台热情地迎接了他们。
然而,在表面的友好之下,阿台的心中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他知道明朝军队的强大,也明白抵抗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
但作为寨主,他又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领地和尊严呢?
觉昌安和塔克什苦口婆心地劝说阿台投降,他们强调明朝的强大和宽容,希望阿台能够为了族人的生命安全着想。
然而,阿台犹豫不决,他既不想背叛自己的族人,也不想让自己的妻子陷入困境。
就在这时,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出现了。
他以甜言蜜语诱使阿台打开城门,称只要投降,明朝军队就会保证他们的安全。
阿台被尼堪外兰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最终决定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明军如饿虎扑食般冲进了古勒寨。
尼堪外兰带领着明军,毫不留情地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古勒寨的人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但明军的刀枪无情地夺走了他们的生命。
觉昌安和塔克什在乱战中被卷入其中,他们拼命地呼喊着,试图保护自己的女儿。
然而,在混乱的战场上,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了喊杀声和惨叫声中。
最终,觉昌安和塔克什也不幸被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