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1050章 大清一百年了

第1050章 大清一百年了(1 / 2)

不过,纳兰性德的这些见解并非都是正统的学术观点,有时候甚至会显得有些“歪门邪道”。

但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康熙皇帝对他越发青睐有加。

每当纳兰性德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时,康熙都会眼前一亮,觉得耳目一新。

由于纳兰性德的才华和个性,他在天下文人中也颇受欢迎。

许多文人都对他的作品和见解赞不绝口,视他为文坛的一颗璀璨明星。

俗话说爹当了宰相,儿子要靠爹。

然而明珠则不同,康熙对于纳兰性德的宠爱,比明珠还要多。

当明珠听到康熙问纳兰性德时,明珠就知道康熙的心思了:“纳兰性德今日在家中,和那些文人墨客们正在编纂诗经。”

“好,传朕旨意,朕去东北老家,纳兰性德、高士奇随行。”

“臣遵旨!”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

在这个宜人的秋季里,康熙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前往盛京祭祖。

这支队伍不仅有文武重臣,如高士奇、陈廷敬、南怀仁、纳兰性德等,还有三万精壮的骑兵。

尽管实际上只有三万骑兵,但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气势,号称七万。

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北京城出发,犹如一条长龙,气势磅礴。

太子胤礽亲自率领国相索额图、明珠等一众文武官员,出城五十里相送。

他们在道路两旁列队,目送康熙帝的队伍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地平线上。

次日,大军抵达丰润城西。

为了避免扰民,康熙下令在城西的空地上扎营。

夜幕降临,天空中乌云密布,没有一丝月光。

然而,营地中的篝火却如点点繁星般闪耀,照亮了四周。

高士奇后来在他的自传中记录了这一景象:“云黑无月,周庐幕火,望若繁星。”

从他的描述中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场景是多么壮观,七万骑兵或许有些夸张,但至少也有三四万人之多。

出了山海关后,康熙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改变行军路线,取消原本计划走的拥有驿站的官道。

他率领大军直接穿越铁岭东部无人的山区。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军队进行行军拉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勘察这片区域的军事要道,以备将来之需。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三十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康熙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抵达了盛京。

一到盛京,康熙便马不停蹄地召见了盛京衙门的诸位官员。

这些官员们怀着敬畏和期待的心情,整齐地排列在宫殿前,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康熙面带微笑,亲切地与每一位官员交谈,并一一赏赐他们。

官员们受宠若惊,纷纷叩头谢恩,感激涕零。

次日清晨。

康熙身着华丽的龙袍,率领着文武百官,前往祭祖的地方。

祭祖大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举行,康熙向太祖爷努尔哈赤的陵墓献上祭品,焚香祷告,祈求祖先保佑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太祖爷努尔哈赤的陵墓前,康熙郑重地宣告:“三藩之乱已平,如今朝廷再也没有了汉人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