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1044章 施琅的奏折

第1044章 施琅的奏折(2 / 2)

其三:立军令状,表征台决心。

为了打消康熙的疑惑,施琅表示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授予他专征之权后征台失败,他愿“有功,则赏不及臣之子孙;有罪,则戮及臣之臣身”、“甘受斧钺”,承担全部罪责 。

其四:详陈战备,表明万事俱备只欠“专征”

在奏疏中,施琅还详细汇报了水师训练、船只整备、器械制造等工作的进展,表明他已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只等待皇帝授予专征权力和最佳的进攻时机 。

“施琅所言,句句在理啊……”康熙喃喃自语道,他长叹一声,缓缓地半躺在龙椅上,双眼微闭,陷入了沉思。

他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施琅所说的话,施琅认为汪洋大海与陆地截然不同,决策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攻台湾郑氏,而不是由陆路指挥大海。

康熙越想越觉得施琅说得有道理,但一想到要将所有的兵权交给施琅,他的心中就有些犹豫。

施琅可是曾经郑成功属下的五虎战将啊!

虽然康熙对施琅有一定的信任,但毕竟施琅曾经是郑成功的部下,这让康熙不禁对他的忠诚度产生了一丝疑虑。

而且,朝中的大臣们又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他们会不会对康熙将如此重要的兵权,交给一个曾经的敌人表示不满呢?

此外,还有姚启圣。

姚启圣为了收复台湾,可谓是尽心尽力,豁出命了。

他不仅忙前忙后,还不惜散尽家财招募水师兵勇。

这五六年来,姚启圣为了收复台湾可谓是殚精竭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而且,收复台湾的方针大略,也是姚启圣和康熙二人,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后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康熙心中暗自思忖着,如果将兵权交给施琅,那么姚启圣又该如何安置呢?

他对姚启圣的能力和忠诚也是非常认可的,这样一来,岂不是让姚启圣的心血都白费了吗?

如今施琅仅凭一句专征权,就轻易地将姚启圣给踢出局了?

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姚启圣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他是否还能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呢?

这些问题都如同迷雾一般,让康熙非常的头疼。

实际上,二人之间的争端并非偶然,而是围绕着几个关键问题展开的。

首先是指挥大权的归属,谁能真正掌握军队的指挥权,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出兵的时机,何时出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需要精确的判断和决策。

再者,使用什么季节的什么风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毕竟风向对于海战的影响不可小觑。

最后,还有一个争议点,就是先攻打澎湖还是先攻打台湾。

施琅坚决主张在夏天出兵,并首先攻打澎湖。

他认为夏季的风向和海况更有利于作战,而且先拿下澎湖可以作为进攻台湾的重要据点。

然而,姚启圣却坚持在冬季发兵,直接抵达台湾。

他认为冬季的风浪相对较大,而且是顺风作战,能够减少军队在海上的风险,同时直捣黄龙可以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图海的去世,使得康熙深刻认识到收复台湾已经迫在眉睫,而且必须要迅速行动。

因此,康熙对二人的催促也越来越急切,这无疑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施琅在这种压力下,最终上了这一道折子,请求康熙授予他专征台湾的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