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面对施琅专征大权这一请求时,陷入了犹豫不决的境地。
他思考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权衡利弊,但最终还是认为,给予施琅专征台湾的大权并不妥当。
毕竟,这样的决定涉及到国家的重大利益和战略部署,需要谨慎对待。
因此康熙没有同意施琅的专征权,反而是给施琅写下一封书信。
八月底,阳光依旧炽热,仿佛要将大地烤焦一般。
在这个时候,康熙皇帝的书信,抵达了铜山。
施琅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这封信,然而,当他读完之后,脸上的神情却瞬间变得黯淡无光,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就在施琅沉浸在失落之中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
他缓缓起身,打开门,却发现门外站着的人竟然是姚启圣。
姚启圣一脸怒容,一见到施琅便毫不客气地问道:“施琅,你为何给朝廷上书,夺取老夫的专征台湾大权?”
施琅显然没有料到姚启圣会突然找上门来,而且还如此质问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呃.....姚总督......”
姚启圣见状,更是怒不可遏,他怒斥道:“施琅啊施琅,你这人怎么这样?”
施琅此时才回过神来,他连忙解释道:“什么怎么样?”
然而,他的心思却仍然停留在康熙的书信上,对于姚启圣的质问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姚启圣见施琅如此态度,更加生气了,他几乎是指着施琅的鼻子,厉声问道:“别装了!你给皇上上书,要拿专征台湾之权,是也不是?”
施琅闻听此言,心中猛地一惊,他写的这道奏折,只有他和李光地知道,姚启圣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正当施琅疑惑之际,姚启圣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冷笑道:“不用猜了,是李光地告诉本督的。”
“李光地.....”施琅是实在搞不懂,李光地为何将这件机密之事告诉姚启圣。
见施琅沉默,姚启圣冷笑道:
“施琅啊施琅,若不是老夫的推荐,你还在京城抱娃养老呢,如今.....如今你忘恩负义,得了朝廷的启用,还想夺走老夫征讨台湾的大权。你......你真是个白眼狼!”
施琅自然知道,自己能够被康熙重新启用,姚启圣当居头功。
康熙十七年,姚启圣刚刚当上福建总督,就给康熙上书:“近省乡绅、贡举生员、文武兵民、黄童白叟、万口同声,皆知其,指施琅,堪任水师提督也。”
就因为姚启圣推荐施琅,还被朝廷的御史弹劾了,若不是康亲王力保,早就被撤职了。
康熙十九年,姚启圣再次上书朝廷,希望施琅能够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一职。
康熙二十年,阿桑兵败澎湖,姚启圣见机不可失,立刻再次上书朝廷,力荐施琅。
然而,事情并未如姚启圣所愿。
尽管他再三上书,朝廷却任命了万正色担任水师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