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将士们纷纷逃离,甚至有数百名将领选择投降康亲王。
耿精忠此时可谓是众叛亲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
就在耿精忠感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康熙的钦差却突然来到了福州。
这位钦差带来了康熙的旨意,劝说耿精忠投降。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耿精忠该如何抉择呢?
康亲王杰书率领大军在福州城外安营扎寨,将福州城团团围住,使其陷入绝境。
他还特意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进城中,信中写道:
“如今我军已在仙霞岭驻扎,大军长驱直入,迅速攻克了蒲城。蒲城乃是福建省的重要财源之地,如今咽喉要道已失,粮道也被截断,建宁、延平两城朝夕之间便可攻下。
与其坐以待毙,被我军斩尽杀绝,不如率众归顺,仍可保留王爵之位,还能保全百万生灵。况且郑经与你有不共戴天之仇,他抢夺你的郡县,如同家常便饭,你理应协助我军进剿郑经,立下赫赫战功,又何必长期侍奉仇人呢?”
耿精忠接到这封信后,心中犹豫不决。
一方面,他知道继续抵抗下去恐怕难以抵挡清军的强大攻势;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的部下们不肯听从命令,导致局势失控,引发内乱。
经过深思熟虑,耿精忠最终决定给康亲王回信,表示自己愿意归降,但担心部下们不服从命令,可能会引发变故,希望康亲王能够上奏朝廷,赐予明确的诏书,赦免他的罪过,并允许他戴罪立功,以安抚众人心,如此一来,他才能够率领部属投降。
然而,面对耿精忠的这番说辞,杰书可不会大老远地跑到京城去为他向康熙皇帝请旨。
他当机立断,立刻下令攻城。
南怀仁所制造的火炮威力惊人,在短短半天时间内,就将福州城的城墙轰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耿精忠见此情形,心知大势已去,连忙派遣他的叔叔耿继美出城去拜见杰书,请求投降。
耿继美带着耿精忠投降的诚意,一路小心翼翼地来到了杰书的中军大帐。
进入大帐后,他毕恭毕敬地向杰书行礼,并呈上了耿精忠的降书。
杰书接过降书,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立刻同意了耿继美的投降请求,并要求耿精忠打开福州城大门,开门投降,迎接大清入城。
耿精忠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他也知道大势已去,反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得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然而,有一个问题让耿精忠感到十分棘手,那就是原福建总督范承谟还被他关在天牢里。
一旦耿精忠投降,范承谟肯定会被放出来。
如果范承谟在杰书面前说自己的坏话,那自己可就麻烦了。
而且,范承谟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了如指掌,如果他将这些罪行都抖出来,自己恐怕真的会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耿精忠决定先去天牢见一见范承谟,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封住他的口。